为期四天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也标志着“十二五”规划已经正式破题定调。按照会议精神,“十二五”规划将更加注重民生。那么,它能够带来多少民生期待呢?
淡化GDP目标,既是“十二五”规划的一大亮点,也带给我们最大的民生期待。也许有人会说,GDP作为一项经济指标,除了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之外,更多是对地方政府和官员的考核,与老百姓的关系不大,老百姓也就不太关心。其实不然,虽然GDP从表面看只是一项普通的经济指标,但是,由于这项指标与地方政府的政绩密切相关,与官员的升迁紧紧相连,也就很容易成为一种被利用的工具。中国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失衡、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环境遭受巨大破坏以及房价上涨过快、老百姓利益受损等矛盾和问题,都与对GDP的过度看重有关,与GDP情绪过浓有关。因此,“十二五”期间,能否真正地淡化GDP指标,让地方政府不再围着GDP转,而是围着民生转,围着老百姓的利益转,直接决定“十二五”规划能否真正成为一个民生规划,从而给民众带来真正的民生期待。
决定“十二五”能否带来民生期待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十二五”期间,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是否能够取得重大突破。众所周知,过去的若干年内,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矛盾,就是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协调、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中低收入阶层不断扩大的问题。由于居民收入增长过慢,居民可用于支配的收入严重不足,直接带来了居民对价格上涨、生活成本上升等承受能力的减弱,导致社会矛盾加大。因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的发展绝对不能与成果的分享相分离,经济发展如果离开了对成果的合理分享,就会带来社会矛盾的加剧。也正因为如此,民众对“十二五”期间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要求是十分强烈的,也是充满期待的。这项改革成功与否,成效高低,也将直接决定“十二五”规划能否成为民生规划的关键之一。
“十一五”期间,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就是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以及社会慈善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工作步子迈得却还不够大,与老百姓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相反,如果社会事业能够与经济发展同步,许多矛盾都可以得到有效化解。十七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点出了问题的关键,更是提出了发展要求。因此,“十二五”期间社会事业如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如何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民生期待。
近一段时间以来,围绕城市管理、价格管理等出现了一些不太和谐的声音,少数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完全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和理论的高度,提出了诸如要老百姓提高对物价的忍受度、提高价格控制指标、用房价构筑城市门槛等。虽然很多观点只是“一家之言”,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也很容易对决策产生影响。所以,“十二五”期间,如何在事关民生的问题方面更好地达成共识,发挥好政府决策的影响力,也是民生期待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要实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十二五”十分关键,而更为关键的是,就是要把“十二五”规划真正形成一个民生规划,把“十二五”变成一个真正的民生时期,给社会带来真正的民生期待和民生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