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今年物价上涨控制目标有望实现

发布时间:2010-10-20 07: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3.5%,环比上升0.6%;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升4.3%和7.5%,涨幅分别较上月下降0.5和1个百分点。1-8月份累计,居民消费、工业品出厂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水平分别上升2.8%、5.6%和10.1%。

可以说8月经济数据的公布引起了市场不小的震动,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3.5%更是创下22个月以来的新高,更是受到各方关注,也引发了各界对通货膨胀压力的担忧。那么,今年我国3%物价涨幅控制目标还能够实现吗?为此,本报采访了部分专家和业内人士。

农产品价格推动CPI上涨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CPI增长的3.5个百分点中,翘尾因素为1.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为1.8个百分点。

“翘尾因素为技术因素,新涨价因素则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上涨造成的。”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未来,翘尾因素肯定是往下走的,7月较高,8月比7月有所下降,9月会继续下降,10月可能上升一点,但比8月要低,12月翘尾因素为零,当月CPI应基本在3%以下。”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也透露,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新涨价因素“贡献”了70%左右。8月当月,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2%,鲜菜价格上涨19.2%,肉禽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认为,食品价格因素依然是推升CPI走高的重要原因,这并不是由内部需求带动的。而蔬菜价格快速上涨的趋势在9月份之后会回归到常态。在食品价格的上涨中,粮食的贡献率最大,这一方面是因为在食品类中涨幅较高的是粮食价格;另一方面,玉米、小麦、大米等粮食价格的上涨,会直接抬高鸡鸭鱼肉、面包、方便面、饼干等几乎所有食品的价格。

“事实上,8月份的粮食价格正是这几个月来涨得最猛的时段,特别是蔬菜价格,这主要是受水灾的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当前我国粮食储备水平很高,对粮价的调节能力强,而且今年粮食产量依然不低,粮食供求关系稳定,粮价没有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

促进生产保障市场供应

综合考虑今年以来灾害性天气频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季节性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三季度价格总水平新涨价因素将继续增强,宏观调控部门则更早就看到了物价上涨的苗头,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就两次发文对国内食品价格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

国务院常务会议也研究部署了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政策措施。另外,中国的粮食储备较充足,政府对秋粮也下了很大工夫,增加了播种面积,对种子、农机、化肥补贴力度也很大,因此,专家认为,若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歉收,粮食价格涨幅将会趋缓。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强调,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裕,国内粮食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8%的安全水平,对粮价的调节能力强。我国除大豆外,小麦、玉米、大米等品种进口量很小,不足国内产量的1%。由于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国内粮食价格变动基本不受国际市场影响。

CPI可以控制在3%之内

“8月份之后CPI涨幅的整体趋势是下降的,全年涨幅控制在3%之内应该没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3%的国际警戒线是不存在的,这只是我们年初提出的对年度CPI涨幅的预期目标,并不是什么国际警戒线。未来CPI涨幅的趋势也应该是下降的,因为7、8月份的CPI上涨有一些特殊原因,例如水灾影响、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等,也受翘尾因素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如果后期通胀预期管理得当的话,全年价格水平控制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当前,价格上涨因素和下行因素并存。部分农产品价格存在一些上涨因素,但整体看下行因素可能会更多一点,翘尾因素也逐步回落。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透露,政府将要公布的明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保护价还要提高,为了控制CPI上涨,政府也会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比如投放储备,对囤积、炒作行为进行打击,以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

此外,不少专家认为,当前保持价格稳定具有不少有利的因素,一是汽车、钢铁、电子新设备等工业消耗品目前市场竞争激烈,还有下降空间;二是石油、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在今年上半年有所上升,这些因素传导到国内间接影响了国内物价,但今年的后几个月,国际大宗商品再度大幅抬升从而间接影响CPI的可能性不大。(修桂芳)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