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倡导“免费医疗”改革而广受媒体关注的原陕西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再一次高调走进“公众视野”,一是因为郭坦言自己被调任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实为“降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郭捅破了隐藏在“县情不同,神木模式无法复制”之下的官场潜规则。
GDP耀武扬威的官场生态下,“民生是收益最快的公共投资”理念早已被短期逐利的政绩观打入不见天日的“冷宫”,畸形的权力观念与“你死我活”的“政治围观”更是成了中国经济与社会改革道路上的最大“拦路虎”。
于是,才有了“神木免费医疗”是给上级政府“抹黑”的荒谬论断,才造成郭书记辛苦创下的“民生工程”即将陷入“不知路在何方”的历史尴尬。
当郭宝成一针见血地指出“搞不搞免费医疗,关键不是有没有钱,而是一把手的执政理念问题”时,我们不得不想起曾经因大步推进医改、教改而备受关注的“改革明星”仇和,这位雷厉风行、敢想敢干而又极富争议的原江苏沭阳县委书记与郭宝成一样,都不愿意做“无功亦无过”的太平官,都敢于向“沉疴已久”的体制顽疾“叫板”,给“万马齐喑”的政治剧场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
但是,日渐清晰的现实证明,仇和是幸运的,他碰到了一位比他更富远见与创新意识的省委书记李源潮(现中组部部长),更遇到了中央着力构建“东南经济区”的政策机遇与改革大环境,而郭宝成则是孤独的,拼命实干、头发熬白换来的竟是同僚们的风言冷语和“上边”泼来的一盆凉水。
在“事前多请示,事后多汇报”的行政话语体系内,“只知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的老郭多少显得有些“另类”,或许是媒体的过分聚焦让他抢了上级领导的“风头”,或许是初见成效的医改新政“刺眼”地反衬出了兄弟县市的“碌碌无为”。总之,这位致力于“抹平少数富人与穷人之间社会鸿沟”的民生书记在正值壮年的时候遭遇了冠冕堂皇的“被退休”。
因此,“神木现象”之后亟需反思与加强的不只是地方长官的“执政意识”与“民生情怀”,更需要实现“健康政绩观”与“制度化思维”在宪政与民主呼喊下的快速回归,为“敢做事、会做事”的人提供一个宽松、良性的成长氛围。如此,才能避免更多的民生工程陷入“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政治周期律。(王悦生 原题:“神木现象”还让我们“顿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