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和平使命2010,我们得到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0-09-22 13:55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9月18日,在哈萨克斯坦马特布拉克训练场,中方特战队员整装待发。当日,"和平使命-2010"上海合作组织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成功举行了实兵实装实弹全程陆空综合演练。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摄
 
    编者按:9月10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和平使命-2010”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反恐军演正式开始。连日来,反恐联合军演正在逐渐走向高潮,国内外媒体都给予了高度关注。
 
    “和平使命-2010”有什么特点?我军表现如何?有哪些方面的差距?本周《陈虎点兵》从另外一个角度与您一起关注这场五国参加的反恐联合军事演习。
 
  陈虎点兵:
 
    目前,“和平使命-2010”处于对媒体全面开放的状态下,因此,演习的战术、技术、想定,甚至参演部队的生活细节都能出现在公众的面前。可以说,我们相当于在“显微镜”下看演习。同时,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也对这次演习进行了很多评论与分析,包括演习的意义、作用等。
 

中国军队参演“亮点”突出

“和平使命-2010”联合导演部中方副总导演孟国平空军少将20日在哈萨克斯坦马特布拉克诸兵种合成训练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以往“和平使命”系列联演相比,“和平使命-2010”联合军演呈现出一系列新的亮点,特别是空军力量的运用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从中国军队参演角度看,这次联合军演与以往“和平使命”系列联演相比,呈现出五个“亮点”:信息化的力量编成;野战化的全程练兵;联动化的指挥训练;联合型的实兵行动;多样化的境外保障。

除此之外,这次联演中,中国空军6架飞机境内集结、境内机场起飞,用远程突击的方式参加实兵演练,并在境内使用预警机和加油机进行保障。这是人民空军历史上的一次开创性行动。

孟国平说,“经过多年联演实践,我们愈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外联演不仅是展示实力、震慑‘三股势力’的有效形式,同时也是摔打锻炼部队的重要实践平台。”尽管这次参演的许多主战装备是新近列装的,但参演部队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快掌握了新装备,做到了较好的人装结合。

    9月18日,在哈萨克斯坦马特布拉克训练场,联合军演实兵指挥所的俄方军官注视前方。当日,"和平使命-2010"上海合作组织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成功举行了实兵实装实弹全程陆空综合演练。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摄

    能否通过演习看出差距?

我认为,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待这次演习:我们能否从这次演习中看到中国军队在技术上存在的差距?

答案是肯定的。

比如兵力投送,也就是战略机动这个环节。此次演习,我军出动了1000余人的兵力,还包括了诸多的军兵种和武器装备,这些兵力的投送方式应该是空运和铁路输送相结合。而实际上,铁路输送仍然是主要的投送方式。空中仅仅投送指挥机关、部分单兵、技术保障单元等。而我们在演习中大量使用的重装备,特别的地面装备,几乎全部是通过铁路来输送的。就这一点而言,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不小的技术差距。

我们知道,铁路投送与空中投送在效果上有着巨大的差距,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灵活性上。而到目前为止,我们采用的主要方式依然是铁路输送。这个投送方式的选择,不仅仅是受外部条件的制约,就我们本身的技术能力来说,确实存在较大差距。比如,主战坦克、装甲车辆、重型火炮、大型技术装备,我们现在依然没有能力通过空中方式进行远距离投送。所以,透过“和平使命-2010”,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军队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当然,能看到的差距绝不会仅仅是这一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相信更多的军事爱好者透过这种“显微镜”式的观察还可以发现更多的差距和问题。

    9月15日,在哈萨克斯坦南部的马特布拉克训练场,参加“和平使命-2010”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反恐军事演习的哈萨克斯坦特种部队进行战术训练。当天,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五国参演部队成功举行第二次实兵合练。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摄

    通过演习找差距是“好事”还是“坏事”?
 

从逻辑上来讲,通过演习找差距绝对是“好事”,因为发现了问题与差距给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指标”:可以在这个方面投入、改进、发展。这应该是任何军演或训练至关重要的目标。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军队依然有着发展中国家军队的特色,在这种情况下存在技术、装备上的差距、将这种差距摆到世人面前,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有人说,将差距都找出来,如果只是为了完成军队的发展,那么,仅仅在军队内部完成岂不是更好?

其实,透过军演看差距的效果绝不仅仅是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进行改进,对我军的国防大环境也有很积极的意义。

如果让更多的国际受众通过我们的媒体看到中国军队在技术上的差距,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让更多的国际人士理解中国军队谋求发展的举动,而不会被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牵着鼻子走呢?

同样,对与国内受众来讲,让他们通过演习、训练看到我们军队的差距,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在国防建设上的举措。毕竟,国防与军队建设需要投入,而这部分投入是来源于纳税人,是所有中国人的钱,让他们感受到这种投入的必要性也可以更好的理解我们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方面所做的一切努力。

另外,“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更多的人通过这种“显微镜”式的报道看到这场演习,发现更多的差距和问题,对我们未来军队的建设与国防发展应该是很有好处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更多的军事爱好者也可以为我们的军队的建设与国防发展做一份贡献。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