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对“直通中南海”的三点建议

发布时间:2010-09-16 07:00  来源:华商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马九器

原题《民意直通中南海 下级尤当学“画骨”》

9月8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正式推出“直通中南海——— —— 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不仅可以给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留言,还可以给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留言。<<<<<<网友在共产党新闻网给总书记留言三成提房价

从民意信息通向最高的途径和方式而言,它表明:最广泛的民意可以不需种种过滤,就可以直达中央高层。

在权力听取民意最终回应民意问题上,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民意往往需要一系列中间环节的传递,才能抵达权力中枢。信息论表明,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越长、越复杂,信息损耗就越大,扭曲变形的几率就越高。一旦权力中枢得到的是不符合实际的民意实情,那么就可能影响决策的方向与内容。在“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时代,民意与权力理应不需要任何中介人,就可以通过便捷渠道把心里话讲给高官听,高官也随时可以听到最真实的民意,作出符合实际的决策。

互联网终于完全解决了这一历史难题的技术鸿沟。和其他层面、范围的民意与权力对接不同的是,小范围、低层级的这种对接体现的是局部善政的与时俱进,而“中南海直通车”则释放了中国高层的革新意识:执政者必须要俯下身子去倾听民意,施政必须在了解民意的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这种带有整体性、方向性的信号,显然对中央部委、地方政府乃至所有权力机构,都具有示范和导向意义。

无论是人民网的 “直通中南海说明书”,还是“直通车”的结构面貌,既充满网络风味、草根意识的形象特征,又有具体给某个中央领导人的留言功能,显然这不是人民网一家所为,背后一定有高层的集体力推。中央部委、地方领导这些年不断地“触网”,高官与网民的交流互动,“什锦八宝饭”的走红,网络问政的层出不穷……这些翻卷的浪花、奔腾的水流,与高层的集体力推相互辉映。

但说“中南海民意直通车”能否长期“直通”、“畅通”下去,现在还难下断语,关键是怕三个方面做得不够好。

一怕没有制度的引导和约束,其他权力机构不会主动改进与革新。传统执政思维、互联网的双刃剑功能、既有沟通模式、民本与GDP的矛盾等等,都可能会束缚很多领导人的思想,导致他们更愿在原有模式里耕耘。比如现在地方很多政府的网站不过是摆设,市长信箱不过是花瓶,不靠制度仅靠个别执政者的个人推动去开拓互联网与政治的姻缘,难。

二怕“直通车”工作人员对民意的宽容度有限。毕竟,该留言功能直达中央领导人,出于种种忌讳或其他考虑,不少民众的留言可能会在“技术”限制下“失真”“失踪”。在“直通中南海说明书”中,禁令多达26条,有些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网络规则,但“缺乏章法、错别字过多”之类也被列入禁令,就让人生怕“错杀无辜”了。

三怕其他一些部门学得皮毛未得精髓。“民意直通车”本身不是目的,了解民意、与民互动并在民意基础上作出决策,最终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才是目的。常言道,“画虎画皮难画骨”,最怕一些执政者开通了 “直通车”,却是单向车、收费车、形象车,民意不过是凸显形象的几个演员乘客而已,有名无实。笔者但愿是自己过虑。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