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政府为慈善捐款提供优惠的税收减免政策;非营利组织不断改善项目效度,提高筹资技巧,注重对潜在捐赠者的培养,加强对捐赠者社会问题的认知与教育;企业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附加值的要求;学术机构不仅科学详尽描述社会问题,还与媒体和非营利组织合作,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改变。接到来自不同慈善组织络绎不绝的劝募信、劝募电话、捐款致谢信、致谢电话、节日祝福、生日贺卡、工作简讯、年度报告、活动邀请信等,已经成为每个在美国生活的人最日常的经验。没有一个人因为不捐款、不参加志愿活动而被非议,但是也很少有人不支持自己所关注的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社会慈善事业多种多样:教育、医疗、救灾、就业、艺术、妇女、儿童、少数族裔、残疾、动物保护、环保、和平、国际援助等,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与一个或几个慈善组织相连,或作为捐赠者,或作为志愿者,或作为倡议者。在美国,慈善和志愿成为了一种赢得尊敬的途径、获得工作提升机会的砝码、扩大社会网络的方式、培养领导力的摇篮、提升人生境界的需求。总之,一群伟大慈善家的背后耸立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公民社会。
中国和美国确实有很多不同,盖茨和巴菲特对此也深有理解,但是他们依然前来与中国富豪交流探讨慈善之道。因为他们不是作为美国慈善家代表而来,而是作为一位富豪来与其他富豪探索如何让财富在慈善中运转起来,呼吁富豪回报这个造就他们今天一切的社会。可是富豪们要慷慨解囊,除了他们自身觉悟以外,一个大的慈善环境对刺激和鼓励富人捐款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