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内心的自愿参与才是慈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群伟大慈善家的背后耸立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公民社会。
何莉君
近日,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向中国近50位富豪发出私人晚宴邀请,以慈善为主题在北京小聚。然而与以往盖茨、巴菲特的天价晚宴探讨如何创造财富不同,此次关于探讨如何使用财富的免费慈善主题聚会遭到一些中国富豪的“婉拒”。随之而来的是舆论对“婉拒”者的刨根问底,对富豪不捐款的百端揣测,对盖茨和巴菲特慈善聚会用意的不断曲解。
是的,因为盖茨和巴菲特是世界名人,因为财富在中国社会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富豪们的特殊处境,这样的慈善聚会自然成为媒体头条和饭后谈资。人们也仿佛默认这些富豪和名人对公众的巨大影响力,期待他们用自己的财富和能力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毕竟,比起普通老百姓,富豪和名人所拥有的财富资本和社会资本,可以让某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变得快捷而有效。
可是,如何让这个群体慷慨解囊,志愿贡献时间、金钱和能力呢?外界舆论压力确实可以成为富人捐款的动机之一,但是发自内心的自愿参与才是慈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正如盖茨,他不仅捐出了自己的巨额财富成立世界最大的私募基金会,全职投入慈善事业,把自己商业成功的经验和秘诀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还与巴菲特一起四处奔走呼吁富人慈善,引领富人慈善“运动”。可是像盖茨和巴菲特这样的慈善资本家,并非只是单纯依靠两人对世界和人生的大彻大悟,而更多的是由一个多元、积极、包容、友爱、协力的社会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