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关于社会分配问题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0-09-12 07:33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文语粹

●在当代社会,分配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基本制度架构,利益分配方式越来越成为制度架构的本质规定。当前,分配已成为不同政治制度是否有比较优势的试金石,也是制度之争的高地。

●中国社会主义的分配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国的政治形态决定了我国发展经济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解决分配公平问题的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综合运用政府与市场多种手段,较好地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特殊的国情、特殊的发展阶段决定了目前我国的分配形态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的分配形态,它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有相对成熟、固定的分配模式,也不可能像有的人所苛求的或有的人所企盼的那样尽善尽美。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性分配模式仍处于探索和发展之中。

●解决分配公平问题的原则是既要讲效率又要讲公平,要实现分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防止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绝不可简单化和教条化。既不能僵化地固守过去的理论,特别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不可行的方式,也不能套用他人的模式,包括发达国家所谓成熟的分配模式。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公平的实现是一个实践的历史过程。

社会分配是当今争议最大的问题。有调查显示,在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中居首位。而如何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则是世界性的历史课题。从古至今,无论中外,一切朝代更迭、政权交替,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财富分配的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分配方式则决定着政治的形态。政治的本质在于使分配更加公平合理。至今存在的所有政治模式,都宣称能公正解决分配问题,但从理论和实践上看,这是一个尚未根本解决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探索。

在社会财富分配问题上绝不可简单化和教条化。既不能僵化地固守过去的理论,特别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不可行的方式,也不能套用他人的模式,包括发达国家所谓成熟的分配模式。这些都已被事实证明无法实现社会公正。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为我们科学认识和解决这个重大问题提供了实践和理论条件。

一、制度之争的本质在于分配能否公正

马克思认为,追求利益不仅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原因,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而人的利益的实现,无疑主要是通过分配来进行的。人类社会的运动,说到底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变动。革命是利益重组,改革是利益调整,从而使社会财富的分配不断趋于公平。无论何种制度,政治的最高原则都是建立与其制度相应的社会分配的合理格局。而实现分配的公平公正,则是政治建设的终极目标。在当代世界,分配是否公正已成为制度之争的核心。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