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教师节是怎么变成“谢师节”?

发布时间:2010-09-06 07:00  来源:钱江晚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该不该给孩子的老师送礼物?”9月10日就要到了,许多家长又在左右为难了。老师很辛苦,什么样的礼物能够表达心意?如果别的家长送了,我不送,老师会不会对我的孩子有什么看法?有人感叹,现在教师节都快成了“谢师节”了!一项有4083人参加的调查显示,61.7%的人支持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出台规定,要求教师不能接受学生或家长礼物。对此,受访学生家长的支持率是63.5%。

 教师节是怎么变成“谢师节”?谁是背后的推手?而摆在眼面前的问题是,教育主管部门会不会像许多家长希望的那样,出台一个“禁礼令”?

 如果要出台这样一个禁令,首先要预估一下效果。首先教师对此会有什么感受和反应?有很多教师从来没有收受那些比较值钱或贵重的礼物,不管社会风气如何变化,他们总是恪守着、维护着教师应有的情操和品质,教师节来临之际,从教育局这里收到这样一份“礼物”,即使他们隐忍着,照常教学,但过节的心情可想而知。一个明智的、懂得尊重人的教育局长,应该不会出台这种禁令,给教师添堵。

 一些本来就在收受家长钱物的教师,读到这则新闻可能会撇撇嘴:我收礼物能让你看见?你说不收,家长就不送了?教师节送礼,本来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送,一个会收。

 至于家长,不说其他家长,就说那个“63.5%”吧,即希望教育部门出台禁令的那部分家长,他们真的就“有禁则止”,不送礼物了?难说。他们中肯定会有人送礼的。这“63.5%”,很像以前出现过的价格同盟,开始说好大家不降价,但只要有一家降价,价格同盟就顷刻瓦解——守约的意志挡不住市场的诱惑;因为普通商品都是买方市场,主动权在消费者手里,有钱还怕买不到东西?

 但是“教育市场”恰恰相反,是卖方市场——教育资源紧缺,资源如何运用的主动权又不在家长手里——如果教师有偏心,一个教室里孩子一起上课,所得到的“商品质量”可以有很大差别,你还没法或不敢跟教师较真。“教育”这个商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其“消费者”很难判定、评价其“质量”,所以,一些家长心里不情愿送也要违心地送礼,至少买个心安,跟去庙里烧香是一个道理。

 一个本意是体现教师劳动价值的节日,却讨论起该不该禁止教师收礼,这也太煞风景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精神文化就是这么个水平。

(作者:戎国强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