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美味小龙虾背后有何潜规则?

发布时间:2010-08-28 0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媒体报道美味龙虾导致“肌溶解”,因食用龙虾引起肌肉溶解症患者近期在南京各大医院频频出现的消息,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记者23日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当天傍晚6点左右,南京市卫生局专门就此事紧急召集了各相关单位进行部署,将从即日起着手调查龙虾事件。(《扬子晚报》8月24日)

南京疾控中心一方面认为“不可能是‘洗虾粉’惹的祸”,另一方面却又“怀疑可能与化学物质有关系”。(《广州日报》8月24日)虽然最终结果有待深入调查,但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早已急不可待地将“洗虾粉”视为“肌溶解”的罪魁祸首。

这样的担心并非无厘头,“洗虾粉”实则是彻头彻尾的“三无产品”。别以为“三无产品”果真会如想象中那样的“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其存在也不是一天两天,去年上海就曾明令禁止使用“洗虾粉”。也别以为“洗虾粉”像某些专家描述的那样“经清水浸泡和高温烹饪后会分解掉”,真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上海市药监部门去年调查就发现,“‘洗虾粉’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酸和亚硫酸盐”,“还有很多不明成分”,并认为这种产品会给消费者健康带来隐患。(《法制日报》2009年5月26日)

当然,仅凭对“洗虾粉”的“前科”便草率作出判断,这有失客观。公众不愿等待最终真相的出现,既有“洗虾粉”依然存在的事实,也有由来以久对调查缺乏信任,还有对食品监管的应急机制、纠错机制缺乏信心。

一起食品公共事件曝出后,首先应有必要的预警,而不是坐等媒体的一再追问;其次,对可疑食品或者添加剂至少要采取必要的干预;再者,对问题的调查要迅速、深入,还要公开公正。然而,眼见的一些现象却是,此类事件一旦暴露,现实往往让人感到十分茫然。事发地监管部门的所言所行,总无法绕开那个看不见的前提,即维护所谓的市场稳定。在市场至上的基调下,调查规模与深入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调查既不可能全面,也难以做到一追到底。反倒频见对普遍问题个别化,揪出个别“典型”严惩不贷,以此搪塞汹涌的舆情。

提起食品中乱添加的问题,一些人言必谈所谓的潜规则。这很让人害怕,越来越多的行业孕育出外人看不见摸不着的潜规则。潜规则真正能够得以暴露,要么是业内个别人的自曝,更多时候则是导致严重后果后自然败露。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