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中国装甲兵

发布时间:2010-08-28 06:54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这是中美坦克一次面对面的较量。由于美军乘员的惊慌失措,“潘兴”坦克的技术优势已荡然无存。215号乘员则沉着果断,又连续发射出5发穿甲弹,第2辆“潘兴”坦克也燃起了熊熊大火。接着,第3辆“潘兴”坦克被打成了哑巴。

  215号坦克一连摧毁了敌3辆坦克,然而215号自己也暴露了,怎么办?兵不厌诈,驾驶员陈文奎出了个好主意。他说:“根据以往的战斗,我们在完成任务后会立即撤出阵地,敌人听到坦克发动声会马上组织炮火进行迎头拦截,这次我们在原地发动,让发动机大声吼叫,然后逐渐把声音变小,佯作撤出阵地的征候,以迷惑敌人。”杨阿如觉得主意不错,命令原地发动坦克。陈文奎猛地加大油门,坦克发出了隆隆吼声,然后慢慢降低油门,最终使坦克熄火。不久,果然传来了震耳的排炮声,并不断地朝前延伸。敌人中计了,用了三个炮兵群,沿着215号坦克“向后转移”的道路,由近及远足足打了两里多路的炮弹才罢休。徐志强笑着说:“鬼子又用排炮欢送我们了。”7月9日清晨,346.6高地上又传来了坦克炮声。215号坦克乘员们觉得十分奇怪,敌人的坦克明明在昨夜被我击毁了,现在怎么又有坦克?原来,3辆被击毁的坦克,已被敌人偷偷地拖走了。现在又调来了2辆坦克,炮口对着石砚洞北山。指挥所给215号坦克下达了作战命令:“今天晚上9时以前要把坦克抢救出来,9时半消灭敌人另外两辆坦克,配合反击部队,保证石砚洞北山守备部队的安全。”

  要抢救坦克,就要找木头。他们分出人力协同工兵一起上山,为了隐蔽自己,上山时要用草把身体捆起来爬上去,下山时要把木头拴在腰上。人往下爬,木头跟着往下滚。215号乘员们用了一整天时间,搜集了70多根木头,铺出了一条路。

  晚上9时,美军向石砚洞北山发起了猛烈的反攻。高地上敌人的2辆坦克,疯狂地向我石砚洞北山守备部队轰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只见215号坦克震动了一下,终于开出了弹坑。坦克进入了新的阵地,敌人高地上空的照明弹把自己的坦克照得暴露无余。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坦克倾刻之间燃起了熊熊烈火。这时,志愿军的坦克也暴露了目标,敌人的坦克朝我方开炮了。我方连续发出3发炮弹,均未命中目标。终于,第5发炮弹命中了目标,敌人的另一辆坦克也起了火。消灭美军2辆坦克后,215号坦克一鼓作气,把敌阵地的明暗火力点一个个消灭掉,打掉敌人20多个地堡,3门火炮,配合志愿军步兵一九九团夺取了美军占领的石帆北山阵地,并最终控制了石砚洞北山阵地。

  金城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这也是215号坦克最具传奇的一战。杨阿如和战友们靠着智慧和勇气,在阵地上与敌人周旋了3天4夜,击毁5辆敌人坦克,在世界坦克战史中谱写了最具传奇色彩的一页,215号乘员也成为坦克大战中的传奇英雄。为此,志愿军总部除授予215号坦克“人民英雄坦克”的光荣称号外,全体乘员记集体一等功一次,车长杨阿如荣立一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215号坦克至今保存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内,炮管上印有5颗红星,标志着该坦克曾击毁过敌5辆坦克。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电影《英雄坦克手》,讲的是志愿军装甲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屡建奇功的故事,影片主人公的原型正是杨阿如。

  从1951年3月至1953年7月,志愿军装甲兵在朝鲜参加大小战斗246次,出动坦克998辆次,除配合步兵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外,共击毁敌坦克40辆,击伤34辆,击毁敌炮20门,摧毁敌地堡工事864个。装甲兵高炮分队对空作战1200余次,击落敌机109架,击伤460架。志愿军坦克部队战斗中伤362人、牺牲146人,损毁坦克9辆、战伤26辆。他们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先进集体,其中荣立一等功的14人,荣立二等功的229人,荣立三等功的5313人,荣立集体功的有197个单位(车)。他们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