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揭秘留守延安的红色“御林军”

发布时间:2010-08-26 06:54  来源:党史纵览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说着,毛泽东顺手把国民党发的《步兵操典》、《野外勤务》、《作战指导纲要》交给萧劲光。萧劲光接受了这一重任。当时,部队有文化的人少,他只有自己动手写教材,先写出了夜间训练、防毒防空、轻重机枪的使用等教材,然后再从一般军事常识到单兵战术,理出了一个小册子。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萧劲光一边总结理论,一边组织实践,部队的军事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开展的创造特等射手活动,取得了突出成绩。以步枪卧姿射击为例,1937年100米环靶,命中率只有47%,而1938年200米环靶射击,命中率就提高到87%。到了1939年,特等射手250米命中率为94%,每班至少有3名特等射手。

中央领导和边区政府领导看了留守兵团的军事训练表演,几乎人人都很满意,只有毛泽东意犹未尽,告诉萧劲光这才是刚刚起步。为此,萧劲光又加了把劲。第二次兵团首长会议时,颁布了“建立正规军队制度的各种草案”,其中有“报告制度草则”、“建立汇报制度大纲”、“司令部工作报告大纲”、“平时起居时间规定”、“值班制度规定”、“关于干部提升及调动的规定”等等。1939年5月召开的留守兵团军事会议,在上述草案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颁布了《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参谋工作条例》等。这些条令条例和制度的建立,使部队面貌大为改观。

“有了法,就按法办事。”萧劲光把部队正规化工作一步步向前推进。

1939年,留守兵团为了推广这些制度和原则,开设了一期又一期的训练班。先是骨干训练班、射手训练班和参谋训练班,最后发展到兵团首长参加的军事研讨班,形成了空前的学习军事的热潮。文化和军事知识的逐渐积累,使高级将领们开始用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

这正是毛泽东的用意所在。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身边这块“试验田”既为陕甘宁边区铸造一支红色劲旅,又为未来建立正规化军队奠定了基础。萧劲光深知毛泽东的用意。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