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切换图片

哀悼遇难同胞 民众心结待解

发布时间:2010-08-25 16:21  来源:新京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菲律宾人质事件死难香港同胞家属在马尼拉善后 新华社/法新

    8月23日,8名中国香港游客喋血马尼拉街头。事件本身的惨烈不仅令广大国人强烈关注和哀悼,而且激发了深刻的讨论。

    在不可预知、过程失控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对这场危机的应对令人印象深刻。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向菲方提出交涉,要求菲律宾政府全力开展营救行动,并书面通报情况。外交部也迅即派出工作组赴菲处理有关善后事宜。香港特区政府也及时采取了派出包机、发布旅游警示等四项措施。这些做法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海外遇难和受困公民的关怀。

    毫无疑问,在整个事件的处置过程中,当地警方存在一系列失误操作之处。这些失误也为菲方所承认。在中国政府交涉后,菲律宾政府承诺会尽快完成调查报告,并将由副总统及外长亲赴北京及香港说明调查结果。这也体现了菲律宾政府对于事件严重性的高度重视。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起悲惨事件经现代媒体传播后,已经在中国民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在民间舆论产生了讨论的热潮。网络赋予了每个人都发表意见的权利,这并非坏事,实际上,这是雏形公民社会时期的典型舆论形态。在众多对于香港同胞的哀悼当中,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些人甚至发表了一些过激言论,但值得肯定的是,与这种不理性意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更多的网民认为,个别人造成的悲剧不能将其意义过度延展,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国民的心态正在走向成熟。

    一个公共事件,不仅政府层面的危机处理方式非常重要,民间舆论层面同样存在危机处理的方式方法问题。因为这实际上反映的是民众对事件本身的认定和解读水平。显然,一些人的错交由全体人群买单,不但模糊了责任方的责任,而且人为设置了不同国家民间往来的心理障碍。

    中国民众表现得理性,并不意味着,菲律宾的形象不会在中国民众心目中“丢分”。所以,在事情的另一面,菲律宾一方还需高度重视中国民间对于此事的高度关注。

   中国与菲律宾有长期民间往来,又是菲律宾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此次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其劳工出口与旅游业这两大产业支柱带来负面影响。菲律宾需要用诚心和作为,拂去此次事件的阴影,使其经济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

    而体现诚心和作为,首先是事件的善后要妥善,事件调查要公正、客观和透明。对于这种发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公共危机事件,菲律宾政府和警方在善后的同时应认真调查,危机处置过程应当尽快详尽公布,其中问题应当检讨。这不仅仅是告慰无辜失去生命的遇难者及其亲属,也是给菲律宾人民和中国民众一个交代,更是为包括马尼拉在内的所有可能遭遇公共危机事件的城市,提供处置的经验与教训。

    更为重要的是,菲律宾政府如何通过切实的举措,在未来重新赢得中国民间对于菲律宾的信任。昨日,菲律宾宣布将8月25日定为全国哀悼日,以悼念在菲人质劫持事件中遇难的中国香港游客。这可以看作是菲律宾政府对事件善后所做的努力;类似这种努力,将是解开中国民众心结的开始。■社论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