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捞针,总不死心”/9月9日:U-2“咬钩”/一“弹”击起千层浪
1959年10月7日,我空军地空导弹兵击落美蒋RB-57D高空侦察机,果然是“最有效的警告”,迫使美蒋在两年三个月内,停止了对大陆纵深的战略侦察。
之后不久,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受了建国后最为严峻的考验。
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同中国签订的600个专家合同和科技合同,决定自7月28日到9月1日撤走全部在华苏联专家,并终止派遣专家。这样,自1957年10月15日始苏联在火箭和航空等新技术方面对中国的援助全面停止。
8月2日至13日,在中国空军工作的地空导弹专家巴雅林诺夫上校、古雪夫中校和雷达专家金柯维奇等16名苏联专家全部撤走。
苏方同时中止了原计划援助中国的另外5套地空导弹萨姆-Ⅱ兵器,并不再供给零部件。此时,中国的工厂还没来得及将萨姆-Ⅱ仿制出来。
这样,中国空军新组建的5个防空导弹营,由于没有兵器只得解散。
1958年从苏联引进的5套萨姆-Ⅱ兵器,导弹打一发少一发,导弹部队训练时不敢打靶,工厂着手将教练弹改装成战斗弹。由于缺少零部件、一旦重要零部件老化、损坏,整套兵器就将瘫痪。
独立自主地发展尖端武器,才是唯一的生路。
就在赫鲁晓夫领导集团单方面撕毁同中国签订合同的同一个月,美国又向台湾国民党空军提供了两架更为先进的U-2型高空侦察机,并帮助台湾训练6名驾驶员。经过一年半的训练,台湾当局又于1962年1月恢复对大陆纵深的战略侦察。
U-2的最大时速920至1000公里,巡航时速750至800公里,最大航程7000公里,续航时间8.5至9小时。它比RB-57D飞得更高,实用升限达22870米。它装有73-B巨型航空摄影机,在2万米高空拍摄照片,可供判读的横向范围达150公里。照相清晰度,在1.8万米高度,地面人员的活动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如果在9千米以下,地面人员所看报纸的标题可经放大看到。飞机还装备了十分先进的电子侦察系统。
1962年,正是台湾当局反攻大陆甚嚣尘上的时候。U-2于1962年1月13日起进入大陆侦察,至6月底共出动11架次,活动范围除新疆、西藏外,遍及全国各地。
在2.2万米飞行的U-2,我空军只有用地空导弹才能打击它。
萨姆-Ⅱ导弹,是半固定式的,它的用途是要地防空,它那庞大而复杂的装备非常难以机动。当时仅有的3个营都在保卫首都,而在1959年10月7日击落RB-57D后,敌高空侦察机不再往北京飞了。而在北京“守株待兔”,碰上的机会几乎为零。
怎么办?
960万平方公里2万米以上的领空,只有3个营的地空导弹兵力把守,每个营的拦截面只有20至30公里。而U-2可以满天飞。
怎么办?
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说:海底捞针,总不死心!大将用形象的语言道出了坚定的决心:用3个营兵力打U-2,就是要在大海里把针捞上来!空军领导机关做出一个大胆的决策:与其守株待兔,不如退而结网,将固守北京的地空导弹营拉出去机动设伏。
1962年6月27日,地空导弹二营奉命撤出北京赴长沙机动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