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张学良为何杀杨宇霆

发布时间:2010-08-16 06:04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学良为何杀杨宇霆

日本人蒋介石同出"反间计"

杨宇霆。记者张静翻拍

  >>核心提示

  如今,我们很难理解东北在晚清民国年间的诡谲局势,地方势力、南京政府、日本、苏俄、美国,似乎都有“发言权”,但又都感到受了掣肘而怨气冲天,苏联学者弗·鲍爵姆金主编的《世界外交史》一书中称东北是“远东战争爆发的火药库”,似乎并不为过。当然,闹得最凶的,要数日本,可以说是“夜杀其人,明坐其家”。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不幸罹难。东京一家报纸报道说:“日本的挚友死了,他成了中国恐怖分子的牺牲品。”这种说法显然模棱两可,是毫不负责的贼喊捉贼,而日军政府对此事件发表的意见就明确多了,他们认为,张作霖是被南京派来的便衣队杀害的。日方同时声称,事件的责任在于中方警戒不严,与日军无关。

  问题在于,张作霖是根深蒂固的东北王,这等人物的暴亡必然会造成极大范围的“权力真空”,而在填补“权力真空”时,往往会引发流血冲突。翻看一下史书,便不难发现,极权人物死后的刀光剑影,几乎是一种政治常态。张作霖死后,张学良主政东北,但不久,即下令枪毙了杨宇霆和常荫槐,事件起因也在于权力之争。现在,我们就来解析一下杨宇霆是如何遭到“清算”的。

  末代秀才

  杨宇霆,原名玉亭,号凌阁,后改邻葛,意思是“与诸葛亮为邻”。杨家原籍河北滦县戴家岭,后来“闯关东”,落户法库县蛇山沟村,家境一般。杨宇霆素来聪慧,异于常人,学习也很刻苦。1904年,清廷颁旨废除科考,但因奉天是“发祥之地”,特许再举行一次科考。辽南考场设在锦州,当时正值日俄战争,兵荒马乱,所以辽阳、海城、盖县等地学子,往往不敢前去应试,参加者寥寥无几。但杨宇霆还是毅然参加了这次考试,中了秀才,堪称“末代秀才”。这一年,杨宇霆19岁。

  鲜为人知的是,杨宇霆和张作霖一样,也混过“保险队”。那是他中了秀才以后的事,职务是“保险队”的文案,但时间不长。据说一次随队“剿匪”,年轻鲁莽的杨宇霆一进院就开枪,险些误伤好人,为此,他感到悔惧,所以就不干了。

  1908年,杨宇霆考入奉天中学堂,第二年,清廷选派赴日留学生,测试外语时,杨宇霆当场把外语课本《华英初阶》从头到尾背了一遍,考官们十分惊异,便录取了他。临行之前,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特意接见,代表学生向赵尔巽致答谢词的,就是杨宇霆。杨宇霆的学识、仪表和谈吐,令赵尔巽十分满意。这为杨宇霆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基础。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