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资料图片)
内容提要:我们的大学有许多的“状元”、“尖子”,却缺乏“大师”、“巨匠”,根子就在于教育体制,在于教育环境。现在我们缺乏一个自由、宽松、开放和公平竞争的学术环境,也没有这样的社会大环境,因此无论怎样努力“培养”和“计划”,也出不了真正的“杰出人才”。
“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今晨在上海去世,享年98岁。”这让笔者想起去年10月31日,同样是新华社的一条快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31日早上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就是这短短的一句,宣告了巨人们的离世。
钱学森、钱伟长和钱三强并称“三强”,他们的名字我们耳熟能详,他们是我们在教科书中看到的爱国人士典范,是学生时代作文里一再引用的报国例证,更是儿时的心中向往的大科学家。他们代表的不仅是一个时代,更代表了一种理想、一种风范。他们的离世让我们如此悲痛,悲痛于在这浮躁的年代里,我们再也无法培养出像他们这样的巨人。恰如去年7月13日,笔者为季羡林与任继愈逝世而写的评论中所说的那样,“最令人悲伤的不是大师的离去,而是在他们转身之后,我们忽然发现,也许我们再也培养不出一位真正的大师了。”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先生去世之时,从高层领导到各大高校、从媒体到学者,都曾热烈讨论过这一“钱学森之问”。然而,到现在,我们也没有能够完全解答。今天,钱伟长先生的离世,让我们再次联想到这个问题:
钱伟长儿时生活动荡,学习时断时续,18岁时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走进了清华大学,然而他的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然而就是这样的理科成绩,钱伟长却在进入历史系后转到物理系,只因“九一八”事件激起他的报国热情,钱伟长要学物理、为中国造炮弹。且不说按照今天的标准,钱伟长先生能否进入大学,单说他偏科如此厉害却大胆决定转到物理系并为之废寝忘食、努力用功,这样的决心和毅力、为理想而奋斗的热情,现在又有几个学生能做到?而当时的清华,能够录取并宽容这样的“偏科生”、“瘸腿生”,又是怎样的气度?
“大学改革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环境。大学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办。”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五四”到北大与学子共度青年节,谈到“钱学森之问”时所说的话。的确,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我们的大学有许多的“状元”、“尖子”,却缺乏“大师”、“巨匠”,根子就在于教育体制,在于教育环境。我们缺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环境,讲座多、讨论少,教师灌输多、学生思考少,书本知识多、亲身实践少。不少大学更注重评“211”、拉项目,行政化趋势明显,盲目兼并扩张,却没有自己的教育风格和理念,没有自己的教育特色。更重要的是,现在我们缺乏一个自由、宽松、开放和公平竞争的学术环境,也没有这样的社会大环境,因此无论怎样努力“培养”和“计划”,也出不了真正的“杰出人才”。
对症下药,从根子治起。要想改变现状,就要改变整体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已经动了真格。就在昨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这份《规划纲要》对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各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各方面都提出了目标,为我国今后在人才培养、教育体制创新等各方面提供了方向。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我们破解“钱学森之问”、告慰钱伟长等逝去伟人的起点。
随着《纲要》的实施,随着教育环境的转变,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不断会有杰出人才不断脱颖而出,会有越来越多像钱伟长先生这样的“偏才”受到重视,而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就是对逝去的大师、巨人们最好的告慰。(文/闻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