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达能甩掉汇源给中国企业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0-08-02 08:35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谭浩俊

据媒体报道,法国达能集团7月28日宣布,向私募基金软银赛富(SAIF Partners)悉售所持汇源果汁的22.98%股权,作价为17.64亿元(2亿欧元),稍低于此前达能的估价。当晚,汇源果汁也于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证实了这一消息。软银赛富此次收购交易价格为每股6元,高于昨日市场5.42港元的价格。

据了解,此次达能退出汇源,并未象有的股权转让行为一样,是在赚得钵满盆溢后的“胜利大逃亡”。相关资料显示,达能集团对汇源的两次投资,共付出现金2.633亿美元,而此次达能出售汇源股权获得的收益也仅有17.64亿元,与两次投入的资金基本持平,达能集团没有在汇源的投资中获得多少利益回报。

资本是逐利的,没有利益,资本是不可能展开追逐的翅膀的。汇源果汁作为中国的民族品牌、知名品牌,2009年实现净利润2.335亿元,市场占有率也高达50%以上。可口可乐公司就曾欲以24亿美元现金收购汇源,收购价格也相当于达能同比例售价的两倍之多。同时,据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介绍,在与达能的四年合作中,双方沟通顺畅、合作愉快,是一起成长和发展的4年那么,为什么达能要毅然决然地与汇源分手呢?个中又有什么奥妙呢?

据达能集团相关人士介绍,此次达能与汇源分手,主要源于达能在中国的战略调整,是为了更加专注于在中国内地的四项核心业务——新鲜乳制品、水饮料、婴儿营养品和医疗营养品。

这样的解释,似乎理由很充足,但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是,在与汇源分手之前,达能还先后与娃哈哈、光明、蒙牛等中方合作伙伴分道扬镳。那么,达能与光明、蒙牛等的分手,又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新鲜乳制品不是光明与蒙牛等的重点吗?

很显然,达能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分手,不是简单的战略调整。与汇源分手之后,达能在中国已成为一个真正的独资企业,未来,达能中国四大核心业务将全部以独立发展的姿态实现。也许,这才是达能的真正目的,或者说是真正的战略调整。

达能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已拥有20个工厂和9000名员工。更重要的,经过与中国多家知名企业的合作,达能不仅充分了解了中国的市场、中国的消费者、中国的国情,而且已经建立了比较好的信誉和关系,已经具备了独立经营、独立闯市场、独立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基础。

我们没有理由反对达能作出这样的选择和决策,相反,中国的企业应从达能在中国成功的经验中得到启迪。达能通过与中国知名企业的合作,不仅较快地进入到中国市场,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信任,而且较快地适应了中国国情,建立了比较广泛的关系。同时,还可以通过外资的身份,获得更多中国政府的优惠政策。那么,对希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达能的经验,是否也值得借鉴呢?是否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到国际市场,进入到其他国家呢?

中国的大企业虽然很多,甚至多家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的前50位,但是,能够顺利打入国际市场,并取得成功的范例并不多。很多走出国门的企业,都撞得鼻青脸肿。因此,达能集团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经验,很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