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欧盟似乎进入了多事之秋,除了欧债、欧元频频告急以外,现在又在内部燃起了“普通话”之争。据《人民日报》报道,本月初,欧盟委员会提出将英语、法语、德语作为欧盟“共同专利体系”的官方语言,以减少专利申请时高昂的翻译费用。不过,此举激起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同声反对,并提出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也应成为“共同专利体系”的官方语言。
究竟是“三语制”还是“五语制”,表面上看是“普通话”之争,但实际上恐怕是一场政治卡位战。语言的背后隐藏着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心理、习俗等问题,同时也事关国家主权、民族尊严、人文关怀与保护文化多样性等敏感问题。
正因为如此,欧盟目前确立了23种官方语言。但在尊重各国语言的同时,也背上了每年10亿美元的翻译费用,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特别是正处在主权债务危机的笼罩之下,欧盟的政治和经济前途也走到了一个十分微妙的节点。此时,谁能将本国的语言提升为欧盟的“普通话”,就等于谁抢占到了欧洲未来政治地位的制高点。现在迫于经济困境,要削减翻译费用,就要在不同领域减少语言的使用,但基于千百年来语言与政治“牢不可破”的紧密联系,被“牺牲”掉的肯定是实力弱小的国家的语言。
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在不断的征伐过程中,那些弱小民族的语言逐渐消失,而征服者的语言文化获得发展。在欧洲,随着强悍的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大,拉丁语曾经成了通用的语言。但随着帝国的衰亡,各民族借用拉丁语又发展出了自己的语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