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再评:
即便是文科生,现在的化学知识,肯定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因为我们随时可以学到一长串的化学名词。比如,从苏丹红、瘦肉精、二恶英,到三聚氰胺,再到二恶烷,等等。对于这些上学时都没注意到的新鲜名词,现在我们可能要被迫地将其刻入记忆。刻下的每一刀,都对应着一个此类惨痛的卫生安全事件。现在二恶烷则是将“化学元素表”从餐桌上的菜单,拓展到了超市采购清单。
这些还都是已曝光的已知风险,还有多少未知领域潜藏着某种神秘的化学添加剂,而且也是这种据说是“全行业通例”,微量对人体无害的呢?
我们不敢深想。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摄入量不同,危害自然各异。企业逐利是天性,但是把关人却不能有丝毫懈怠。不能躺在那些可能明显落后的检测标准上不作为,更不能猫鼠联姻,介入到企业利益链中。人的智慧有限,检测标准不可能涵盖所有角落。
但至少平时要一丝不苟,严格监管,对任何可疑之处不能用“微量无害”来搪塞,而应及时研究是否需要更新检测指标。只有时刻做出这种努力,才能赢得民意尊重。 (李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