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还是认文凭的,像陈寅恪、梁漱溟、钱锺书这样的大家在民国时期可能还因为学问成为大学教授,放在今天可能吗?如今的大学招老师首先问的就是博士文凭,没有这张文凭,任凭你著作等身,恐怕也得被高校拒之门外。这么多年了,好像也就谢泳先生由于在学术界的地位而以大专文凭成为厦门大学教授。除却学术领域,在政界,如果你拥有一张博士文凭,在同等能力条件下到底还是拥有不少优势的,甚至如果你有博士文凭,可以直接当上副处级官员,湖北、河南等省份都曾搞过“博士处长团”,由此说明博士在从政的时候还是有很大用处的。在商界,如果你拥有一张博士文凭,便具备了进入商界名流的资本,有被称为“儒商”的可能;而如果文凭全无,除非产业做得像李嘉诚、霍英东那样庞大,否则,常常会被人称为暴发户,有钱则有钱,是不是在商界内部有地位就不太好说了。在法律界,也差不多如此,如果你有博士文凭,有了大律师的派头,可以容易给别人以信任感,然后可以有更多的案子洽谈。到处皆如此,文凭纸一张,胜却千万言。
话行到此,倒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学历门”在中国屡屡不绝。有了这个社会基础,有了这个市场,便有了博士帽子批量生产乃至买卖帽子的生意。唐骏先生不过附庸了一回“风雅”而已。(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