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应进一步查找和反思统计数据造假的源头。统计数据出现注水、造假现象,一方面和基层工作作风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先计划后统计”等政策指令、政绩冲动密不可分。例如,中央提出经济增长速度要“保八”,这原本是一个努力发展的目标,但到了地方和各级部门,却成了必须严防死守的任务——有条件的要上,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非上不可。做不到怎么办呢?那么只有在数据上动手脚,在纸面上完成任务了。统计是一门科学,让统计数据迁就地方政绩需求,不胡编乱造才怪。
既要保证统计数据经得起检验,又要迎合经济发展目标,二者必然有矛盾。
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数据造假之风才能消停。这边发改委官员表示要严查数据造假行为,那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已表态说:“从全年来看,物价控制在3%左右应该是有基础的。”又想“保三”,还不能闭门造车。我希望,假如到时候物价数据不如预想的那么乐观,有关方面能够把真实的情况晾出来给大家看。
数据造假影响经济决策,经济决策有时反过来也会影响统计数据。因此,经济数据要经得起市场和历史检验,还得让相关政策经得起统计科学的检验才行。(魏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