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借行政之手进行学术打假的悖论

发布时间:2010-07-09 07:00  来源:华西都市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7月7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63名学者教授联名发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的公开信,呼吁两家单位尽快组织人员,对清华大学教授汪晖涉嫌抄袭一事进行调查,给出结论。

这封公开信,令人心绪复杂,颇有些无所适从的感觉。汪晖涉嫌抄袭事件被王彬彬踢爆已近4个月的时间,就汪晖的身份名气和此事件的巨大影响而言,的确早该有个相对明确的结论。

但以常理忖度,这种事件的结论或许应通过道德的方式给出,比如汪晖承认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并为此道歉;或是以法律的方式给出,比如汪晖不服王彬彬的批评,可以诉诸法律,听候法庭的调查裁决。当然结论也可以只是停留在学术的层面,公道自在人心。证据面前,抄袭与否于许多人其实是了然于胸的。而唯独不怎么合适的,是让行政力量充当裁判。历史经验证明,当行政之手过多地介入学术,很多负面影响难以避免。

对于学术圈来说,最为重要的制衡力量,按理说应该是道德共识,而并非法律约束和行政管制;与此相对应,对学界中人最为重要的,应该是声誉和尊严。如果一名学者教授涉嫌抄袭,最大的惩罚应该是同行的评议,是“名裂”而非“身败”。从这一意义上看,对汪晖涉嫌抄袭事件施以行政手段的惩罚,并非特别必要。

但是,纵观近年来一些类似事件的后果,又很难说这封公开信是不必要的。因为当下经常发生的情况是:一个人哪怕学术水平再低,声名再狼藉不堪,但只要能够获得行政机构的承认,便能在哪怕是十分重要的学术位置上盘踞不下。

中国的学界风气之所以呈每况愈下之势,便是因此类情形多了,使学界在某种程度上或某些范围内出现了逆淘汰的现象。所以,这封公开信虽然从维护学术独立的角度或有欠妥当,但如果能够真正发挥出作用,从对学术发展环境局部和短期的作用上看,确实又很是值得肯定。这封公开信的出现,暴露出中国学术环境和发展机制中所存在的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简而言之,即对行政力量的依赖过多,自治能力相对孱弱,而道德层面的荣誉和耻感对很多人已失去了约束力。所以,63名学者教授的这封公开信,令人读出悖论的同时,亦读出了相当多的无奈与尴尬。(郭之纯)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