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洪波涌起一书生:郭沫若的黄埔生涯

发布时间:2010-07-07 14:50  来源:人民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组图:洪波涌起一书生——郭沫若的黄埔生涯


 

郭沫若是崛起于20世纪中国的一位伟大的文化大家,他集杰出的诗人、作家、戏剧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在诸多领域纵横捭阖,硕果累累,创立了不朽的一座又一座丰碑。

  他是文坛巨匠,却又是一个真正的战士。伴随着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进程,他紧紧跟随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劳苦大众,不仅仅是参与,而且是身先士卒战斗在第一线!如果把他的一生比喻为一部宏大厚重的交响乐,那么他在大革命时代与黄埔军校结缘并投笔从戎参加北伐的壮举,就是这部交响乐中的一段华彩乐章……

  毅然南下广州 投身革命洪流

  20世纪初的中国,风雨如磐。

  随着1919年“五四”运动号角的吹响,一大批先知先觉的中国知识分子,以手中笔作为武器,率先走上了唤醒民众起来砸碎旧世界锁链的革命之路。在此期间,郭沫若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轰动了整个文坛,成为当时诗坛上一颗闪烁眩目的明星。

  1923年2月,郭沫若在日本九洲福冈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放弃了接受四川重庆一家英国人开办的医院的聘请,回到上海,为提高中国的文化事业,为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满怀激情地努力工作。他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了著名的文学团体“创造社”,出版了文学杂志《创造》季刊等。从这时开始,他在我国第一个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研究中国历史,也是第一个公开打出“无产阶级文学”的革命旗帜,连续发表许多诅咒旧社会,向往光明、向往新生的热情澎湃的诗篇。同时,他也积极开始从事社会活动,筹备创办面向大众的“学艺大学”,然而创办一年后,由于经费解决不了,只好停办。

  1926年2月,广州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第二年即改名)的中国共产党人向郭沫若发来热情洋溢的信函,聘请他担任该校文学院院长,同时聘郁达夫为文学院教授。接到聘书的郭沫若兴奋异常,他本来就希望到广东这个大革命的策源地去,投身革命洪流,广东不仅有黄埔军校,也有广东大学,这两个学校都是孙中山先生联合共产党人于两年前一手创办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革命的文化建设人才和军事人才。手持聘书的郭沫若,豪迈地喊出“到兵间去,到民间去,到工厂间去,到革命的漩涡中去”!他立即着手将上海的一应事务安排处理,做好前往广东的准备。

  3月18日,郭沫若辞别了爱人佐藤富子和孩子,与郁达夫等从上海动身,前往广州。在船上,他凭栏眺望着远处烟雾迷漫的大地,憧憬着即将踏入大革命的根据地广东,以及在国共合作下出现的如火如荼的国民革命运动,顿时激情洋溢,吟咏了一首《着了火的枯原》的诗。这首诗激情澎湃,热情歌颂了那即将席卷茫茫大地的革命烈火,后来发表于1926年12月《洪水》周年增刊。

  羊城初识毛泽东唤醒工农千百万


 

(作者:柳 林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