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22日开始,各地高考成绩都在陆续发布,伴随着成绩公布,各地教育部门发出通知,要求规范高考成绩发布,一些地方特别强调不准炒作高考状元。然而,高考状元还是不可避免地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对象。甚至一些学校也把高考状元当成了宣传自己的噱头。(见6月25日《三秦都市报》)
不过,1996年哈佛大学拒招国内165个“高考状元”;而有中国“高考状元”申请美国哈佛大学时,哈佛大学根本就不会被“高考状元”吸引,而要学生提供高中各个学期阶段能力或智力方面的测试,组织教授专家组考核考查学生逻辑、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虽然哈佛大学没有几名“高考状元”,但却精英人才辈出、名扬天下。截至目前,哈佛大学共出过7位美国总统,33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一大批各界世界级精英人才;而我国名校极力把高考状元“一网打尽”,结果还是离诺贝尔奖遥不可及,不是我国高校招生制度之“病”吗?
又是一年高考,“高考状元”又成了热点,一些高校用巨额奖学金和免除学费等哄抢“高考状元”,直接给各地热炒“高考状元”煽风点火;地方政府把“高考状元”作为显赫政绩张扬;各个高校把“高考状元”作为“尊严”、“地位”的象征;各个中学把“高考状元”作为招生、暴利的“诱饵”。先有名校对“高考状元”情有独钟,后有一揽子热炒“高考状元”粉墨登场;炒来炒去结果炒得“一片焦糊”,真正的创新型、智慧型、潜能型、发展型人才没招到几个,难怪我国专家普遍承认“中国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