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江苏徐州睢宁县评选当地官员最差会议讲话稿,结果近日出炉,被评为最差讲话稿的《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讲话标题很大,讲完各种意义之后,关于下一年工作打算的部分只有区区280字。而最终入选的5篇较差讲话稿中,有2篇是睢宁县领导的讲话稿。(6月25日《华商报》)
提及“官话”讲稿,个个会作义愤填膺状,人人顷刻都可以化身为大战“官话”的堂吉珂德。“官话”的面目可憎无须赘言,大而无当,不知所云,句句都是正确的废话,说的人未必信服,听的人更觉滑稽。但即便如此,在官话的“讲述”与“倾听”语境中,又必得正襟危坐,鼓掌颔首。大家都说“官话”是人格分裂的,可是从来不见有人反省:听“官话”的人呢?听完“官话”还装作认真记笔记、虔诚玩味的人呢?
“官话”的市场,从来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论及“官话”的成因,说来说去无非是官场文化使然。譬如认为是“秘书操刀”的官文写作范式弄坏了风气,搞得领导讲话空对空,务虚不务实;还有人认为这“官话”有着深刻的制度土壤,不然,那些本来“人话”讲得好好的同志,怎么一入官场立刻就陷入“官话”的话语体系?这些原因固然都有一定道理。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官话”之所以如此畅销不衰,除了供给方加大产能之外,恐怕也离不开消费方提供的巨大市场。
我们更爱“官话”还是“人话”?这个问题看来很可笑,但实际上却值得深思。理论上说,我们当然爱“人话”,亲切自然,真实可信。但问题是,“人话”带有浓烈的个性色彩,属于原生态的东西,难免有棱有角,或者还有些瑕疵,但“官话”就不一样了,审前度后,王顾左右,不留小尾巴,完美无瑕,有言语洁癖的人都挑不出啥毛病。事实上,我们爱“人话”而厌恶“官话”的逻辑,是很有叶公好龙意味的。别的不说,就拿冬奥会冠军周洋的例子来看吧:“感谢门”乍出,舆论一边倒地给予周洋支持,认为就该讲真话;后来,当领导接见周洋,而她表示“我父母现在还没有工作”时,舆论风向标却瞬间逆转——真话,尤其是表明价值立场、表达利益诉求、表现情感好恶的时候,显然就比四平八稳的“官话”更危险。
官员不是不会说“人话”,但问题是,说“人话”的成本过高——这从“两会”期间媒体密集跟进“雷人雷语”的狂热可见一斑——说话是要负责的,而“人话”太不保险,说了容易被揪住小辫子,断章取义,移花接木,如此一来,“人话”的市场自然越来越窄。睢宁的做法值得褒扬,但要让官场真正拒绝“官话”,我们恐怕首先得从心眼里接纳真实却未必完美的“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