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孝敬父母不该仅是道德自觉

发布时间:2010-06-20 09:53  来源:京江晚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承认对待父母做得“很好”的只有6%,“不够好”的占19%,一项对13个城市进行的“孝道”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自己对父母做得不够好,希望借端午、春节等节日以尽“孝道”。

  (6月15日《京江晚报》)

  

 要是有人问我,你在对待父母方面做得怎样?老实说,我很惭愧,充其量属于“一般”吧。

 调查显示,在“最能体现孝道”的多选题中,各种“最能体现孝道”的行为排名依次为:打电话、给父母钱、购买礼品、回家看望、全家出行、定期聚餐等。应该说,前三项,我基本上做到了,后面几项,我很欠缺。

 我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亲。我知道,所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那样自然、无私、深厚、持久。他们不求回报,宁愿一味付出。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活、工作的繁忙,孩子们常常不自觉地忽略、甚至忘记父母的存在,只是在一年的某个时间,或者遇到困难和委屈,才会想起父母。

 一代又一代,人们似乎本能地延续着“往下亲”的习惯,这已然成了一种规律。可是,我们毕竟是人,我们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孝道作为中国一种传统的文明、文化,像血脉一样,为中国人所传承。乌鸦反哺的故事经一代代的口授心传,已为许多人知晓:小乌鸦长大以后,老乌鸦不能飞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它的母亲。在某种程度上,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反哺情结”,至今仍是维系社会及家庭走向和谐、温馨和安宁的重要力量。

 然而,毋庸讳言,随着商品大潮的冲击,我们长期所坚守的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正遭受着滑坡甚至坍塌。一些子女只顾自己过好日子,而对父母则淡忘乃至嫌弃,这种现象并不鲜见。糟糕的是,当这些子女心安理得地这样做的时候,道德伦理显得苍白无力。当今,对父母的孝敬与否,似乎完全取决于子女的道德自觉,这在一个没有充分保障体系的社会,是格外悲哀的。

 其实,对于老人的敬重或孝敬,早已不应该建立在空泛的个人修养与道德自觉上,孝敬父母,本来是子女个人的责任担当。而如果政府更能够肩负起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责任,那么,子女对于父母的孝敬,就有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也更能体现出时代的进步。 符玉瑶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