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大学生毕业季节,总有一些学生抱怨自己专业不好,既没学到东西,也找不到好工作,还很难出国留学。在一些文科类专业,有这种感受的学生尤其多,以致有人干脆说“文科无用”。(6月15日《中国青年报》)
其实,这个问题争议已久,但结果还是功亏一篑,认为“文科无用”者大有人在。也正是这一认识的长期潜伏,才有郑州某学校全班近50名学生在文字功底摸底考试中仅有3名勉强及格。
这无疑是令人忧虑的。文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都沦落到如此地步,又如何指望学生去学好别的科目?但我们批判持“文科无用”观念者是对文科认识不足也好,还是功利思想作祟也罢,这些似乎都是无法扭转“文科无用论”局势的。
随着社会转型,价值取向已逐渐呈现多元化,读书已经不像古人“修身养性”那么单纯,而变成了一种投资——家长对孩子的投资。读书一开始就显得十分功利了,又如何要求孩子在选择学科上不功利?何况现实要比我们想象的要残酷得多。
调查显示,对于一些人感叹“文科无用”的原因,58.7%的人认为是“现有文科专业设置不合理,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46.5%的人表示文科“专业性不强,可替代性强”;46.4%的人干脆认为“文科生的就业的确比不上理科生”。这也暴露出 “文科无用”背后的真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背负家长投资初衷的孩子选择“重理轻文”,以及“文科无用”思想呈蔓延之势,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因此,欲解决“文科无用论”,教育引导只是一方面,重要的还是要重视其背后的这些真问题,比如改变“现有文科专业设置不合理,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现象,比如营造一个更适合文科专业学生就业的劳动环境,让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这些都有可能让“文科无用论”不攻自破!
(浙江 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