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的统计,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46万人,比去年减少74万人。这已经是高考考生连续第二年出现大幅度下降。适龄人口的减少是考生人数大幅度降低的主要因素。而除此之外,有一个现象引起媒体注意,那就是很多考生的主动放弃。(6月10日央视新闻1+1)
高考人数较去年骤跌74万预示了什么———是“读书无用论”开始发挥效力了,还是我国的大学教育背负了太多的社会失望情绪?是外国大学更能培养出天才还是外国的就业环境更加优越?种种质疑,在坊间与媒体都曾有激烈的争辩。
高考人数是迟早要跌破千万的。即便不在今年,明年后年也会到来。原因至少有两个:其一,计划生育直接导致了高考适龄考生人数的减少,时下要参加高考的考生出生在我国生育最低峰期即上世纪90年代,再过几年,现有的大学规模恐怕都能完全覆盖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其二,高等教育中的高收费让讲究“教育回报率”的许多家庭非常失望,家庭投资给学生的太多,而学生毕业之后又往往不能立即回报。
教育成本如此之高、升学率如此之高、高校教学质量如此不尽人意、就业率如此之低,我们还要期盼高考报名人数如往年那样不断增加吗?当社会上大部分的人都能读到大学了,读大学也未必稀罕。
没通过高考而达到成功的例子,不想举了。笔者只想说,潮起潮落,自有一定之规。读书有用与无用,上大学究竟是好是坏,也绝非如小学判断题那样简单。部分人拒绝参加高考,是多元化社会发展的表现。人生处处是高考,我们同样还应当祝福那些放弃参加高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