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的2元通票制或将有所调整,通过价格杠杆引导市民出行。今年年初,市政协委员、北京建筑设计院副院长陈杰提案,建议发改委考虑通过“限时加价”的手段,为高峰时段的地铁运营“减负”。陈杰建议,在每日上下班高峰时段,即早6时30分至9时、晚4时30分至7时提高地铁票价,“每张可提至五六元”。但持公交IC卡的乘客则保持2元票价,陈杰表示,此举是为促使一些非上班族选择其他时段乘坐地铁。 (中国新闻网6月9日报道)
提价抑制高峰,办法虽然老套了点,但还不够“狠”!陈杰委员的建议有点“心太软”。笔者建议,为了能够有效抑制地铁出行高峰,建议有关部门将高峰期地铁票提高至每张五六百元,相信如此一来,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地铁拥挤现象将会得到彻底、有效地改观,地铁出现“空挂”现象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此一来,地铁多清净?
近年来,价格杠杆被用到了各行各业。比如为了“节约”用水,有人建议提高水价;为了“节约”用电,有人建议提高电价;为了节约能源,有人建议提高油价。发改委在解释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原因时,“促进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条理由!
也许,这一提议是希望通过提高高峰期的票价来促使一些本不需要高峰出行的人改变生活习惯,让出空间。但价格既然被称为是“杠杆”,在启用价格杠杆的同时,有关部门就既要兼顾到社会实情,也要对现行的资源管理体制做适当的改革或调整,不能老是想着涨价。比如陈杰委员提议提高高峰期地铁票价,就必须考虑到民众的出行问题。可以想见,人们的出行不会因为地铁票提价而减少,提价不过是增加了人们的出行成本而已。如果考虑到做地铁不划算,人们就会选择其它的交通工具,减少了地铁的拥挤,就可能会增加公交客流量,可能仍然无助于缓解交通拥挤的问题。
退一步讲,既然是杠杆,就应该有增有减,不能老是在一边“加码”。地铁高峰期提高票价,那么,在低峰期是不是应该降价呢?比如由现在的二元,降为一元、五角甚至一角?要知道,增加后的高峰期票价可是原来的两到三倍。如此一来,还可以吸引乘客在低峰期乘坐地铁,让地铁不至于空置,这样多好?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产品或服务价格总是有涨无降。涨上去容易,降下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我们为什么不在发展公交系统上和增加人们的出行便利上做文章,而老是想着涨价呢?一些人的涨价思维需要改一改了!(池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