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毛钱能买到什么?常州一位市民近日在市内一家医院给孩子看病时,仅花了一毛钱,孩子的病就痊愈了。这个一毛钱处方被病人家属誉为“世界上最便宜的处方”。该院宣传科的刘科长称,一毛钱处方是个例,徐莉医生不是对每个病人都开一毛钱的处方,收一毛钱是因为这位家长来他们医院之前已经在另一家看过病。徐莉目前是医院的儿科主任,许多患者指名要她看病。(6月9日《扬子晚报》)
被高价医疗折磨已久的社会,始终试着寻觅那些传递希望的意象。当一毛钱处方让我们久久兴奋,则注定是一场心酸的惊喜。较之动辄百千元的药费,“一毛钱”显然太过突兀。“最便宜处方”,恰如安徒生童话中那个男孩,无意间道出了药市赤裸裸的暴利。原来,廉价至此也可以治病;原来,患者当了那么久被宰的羔羊。
“一毛钱处方”无关医术,更非所谓“艺高人胆大”之产物。所谓医者,从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作”。基于自身特殊性,医生往往被寄予更多道德期待。固有文化语境中,国人无比怀念那种“德术双馨”的“仁医”——救死扶伤之外,极具人性光辉的行医群体。而事实上,西医东渐之后,医生专业性不断强化,与之相随的是道德光环褪去。直至医改失利,卫生事业泛市场化,医生终彻底沦为“利本位下”的“职业人”。如今药价虚高,很大程度可以归因为行医者逐利冲动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