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 - 新闻中心 - 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秸秆焚烧为何屡禁不止

发布时间:2010-06-07 06:18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继前几日因焚烧秸秆引发高速公路烟雾天气并引发十余起汽车追尾事故造成2死6伤后,今日,湖北荆州、潜江、仙桃等地再次出现村民集中焚烧秸秆的情况,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导致高速公路被迫关闭3小时。(6月1日《荆楚网》)

 事实上,针对焚烧秸秆问题,各地政府一直很重视,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每年一到收割时期,许多地方照样“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秸秆遍地、狼烟四起”。这不得不让人反思我们治理焚烧秸秆问题的方式是否有问题。

 目前,针对焚烧秸秆问题,各地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像宣传护林防火一样,到各村下发红头文件,试图通过罚款教育去警示焚烧秸秆的不合理。但事实告诉我们,这些措施所取得的效果向来捉襟见肘——“死看硬守”的禁令方式貌似可以吓唬农民,实则治标不治本。

 实际上,时至今日,大部分农民已然知道焚烧秸秆存在污染大气、浪费资源等问题,但细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农民如今愿意将秸秆付之一炬也有自身利益的考虑。

 尽管政府和专家们都在极力宣传如何将秸秆变废为宝,但综合利用的技术成本、经济成本、人力成本等往往使农民并不“感冒”。举一例子,早些年,荆州市就在秸秆利用上作过尝试,但收效甚微。荆州圣燃秸秆煤炭厂建成以来,一吨秸秆都没收到,原因是农民送来的成本与卖秸秆的利润几乎相当。很明显,农民又不是闲得慌,没有利润的事情,谁愿意干?因此,要根治焚烧秸秆问题,光靠宣传、罚款、管制恐怕还不行,关键还得政府将秸秆“托”起来,让农民不焚烧秸秆的利益大于焚烧,就像政府将一些公共事业“托”起来一样。

 政府至少要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提供支撑。技术上,要积极开拓秸秆回收利用的新途径;经济上,让农民既不增加负担又有利可图,将秸秆回收变成一件利民便民的实事。否则,只要处置成本高于焚烧,农民就难免会选择焚烧。

(作者:邓子庆  责任编辑:李斌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