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王家岭矿难后,山西电影制片厂曾表示要将此次矿难救援拍成电影。6月3日,山西电影制片厂负责人表示,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决定放弃这个选题。(6月4日《山西晚报》)
“充分尊重民意,决定放弃这个选题。”言外之意似乎是,民意的反对声导致这部矿难电影流产。这个逻辑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公众何曾反对过拍这部电影?确实,公众担心这部重点描写救援奇迹,并作为“国庆”献礼的矿难题材的电影,会拍得过于歌功颂德,从而削弱了其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人们讨论的只是该“怎么拍”的问题,对这部电影“该不该拍”并没有争议。
事实上,如果真的尊重民意,那么制片方应该很清楚地知道,拍摄这样一部矿难电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矿难频仍的现实下,我们对矿难的认识、体验和剖析已经不少,但我们仍然缺少一部艺术作品,从艺术的角度去解读人性,反思矿难。正如小说《屠场》之于美国食品安全的深远意义一样,一部成功表现矿难的艺术作品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