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1日起,有40万人口的陕西神木在全县全面实施“免费医疗”。陕西省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对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一年多时间以来最大的感触是:民生是高回报的投资。即使是算“经济账”,政府也“赚了一大笔钱”。唯一吃亏的是收红包的医生。(6月4日《扬子晚报》)
老百姓看病,政府掏钱,在很多人看来,这纯粹是个赔本的买卖——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种想法背后的心理就会发现,很多人尤其是主政一方的官员,已经习惯了像商人一样用经济思维看待一切事物,他们判断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的唯一标准就是“能不能赚钱”。郭书记显然很了解这种心理,于是用这些人惯用说法回应说“要算经济账的话,我们政府赚了一大笔钱”。而之所以能够“赚了一大笔”,是因为“把老百姓看病的问题解决了,老百姓爆发出来生产的热情,这种生产的积极性,这种巨大的社会合力推动了神木的发展”。
中国的老百姓一向以崇尚节俭、偏爱储蓄著称,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储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将来会有哪些消费?最重要者不外乎子女教育、看病、养老。说到底,储蓄是为了将来的生活能有更好的保障。对于很多人来说,辛辛苦苦一辈子攒下的钱,一场大病就可能花得一分不剩;可是如果不攒钱,连看病的钱都没有,就只能等死了。在如此强烈的储蓄意愿之下,老百姓自然不敢拿出太多的钱用于投资——而投资恰恰是经济保持活力的关键。
所以,从本质上讲,政府对民生的投资,是在为老百姓解决后顾之忧。没有了后顾之忧,老百姓自然会对眼前的事情投入更大的热情。经济发展是税收增长之源,老百姓的生产热情高,税收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政府岂能不大赚?其实,政府“大赚”的还不仅仅是经济,更是政治。民生投入越多,老百姓生活越有保障,对政府自然也就越拥护,社会矛盾也会越少。
郭书记还特别强调改革后“干部的医疗保障几乎保持了原来的水平”,“公务员没吃亏”,这显然是在告诉那些阻碍改革、对改革怀有恐惧心理的既得利益者,不要被“深层次的改革需要触动既得利益”的说法吓退,从而为改革设置诸多障碍。这也说明,适当保留、保障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能够减少改革阻力,可以更顺利地推进改革,从而让更多的人从改革中受益,在这一方面,神木的经验值得借鉴。
只要心中装着百姓,无论是政府还是官员,都不会吃亏。神木模式和神木改革者的理念已经越来越为人所认同。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就曾表示,“广东完全能复制神木医改模式,实施全民免费医疗”。让老百姓同享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必将激发更大的经济活力,从而促进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希望神木只是一个开始。(张楠之 原题:“神木模式”不应再是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