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新闻网 - 热点评论 -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史上最显赫最高危职业:明朝帝王师

发布时间:2010-05-06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帝王师不好当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现在的有相似的地方,但不同处更多一些。古人有一句话:“学好文武艺,售与帝王家。”中国还有一句话:“伴君如伴虎。”这个皇帝既是你的学生,也是你的主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皇帝会发怒,这个老虎会吃人,所以老师每天如履薄冰,既想把治国安民的学问传递给学生,也要作为一个大臣揣摩皇上的意思,而不要招来杀身之祸,所以帝师是很难当的。

    现在讲一讲刘伯温这个例子。朱元璋夺取政权之前,从来没有喊过刘伯温的名字,每一次见面都是称呼“老先生”,表明很尊重他。但朱元璋在夺取天下之后,觉得刘伯温这个人太聪明,于是渐渐地加大了对他的防范,最终刘伯温不是以老先生的方式去死的,而是以一个被怀疑的身份死掉的。

    我曾经说过,在中国历史中,始终有“政统”与“道统”之分。皇权代表政统,而士林代表道统。明朝帝王师既是政统的维护与调适者,亦是道统的保养与坚持者,将两者统一起来,单靠帝师的努力是不可能达到的。帝王与帝师之间的关系,既是君臣、主仆,又是师生与少长关系。在专制的王朝,知识永远只能是权力的附庸。明朝的帝师们,虽然没有以知识取祸,但在成为内阁辅臣之后,往往与其当皇帝的学生政见不合而导致悲剧,轻者见弃,重者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明朝的帝师中,真正学问高深者只在少数,但越是平庸者越是能够善终。正因如此,帝王师在明代,既是一个显赫的职业,亦是一个高危的人群。

    如何评价帝王师

    古代评价人的标准,一个是道德,一个是事功,一个是学问——这就是儒家的“立德立功立言”。评价帝师,也不会偏离这个标准。但对于帝师的功绩成败,评价起来也非常困难。

    比如严嵩,如果我们仅仅从道德层面评价,这个人年轻的时候也是有操守的,是后来整个明朝中叶以后的政治腐败,导致他人格的变异。他如果坚持做清正官员,根本就不可能走上权力的高峰。他必须要根据当时的政治形态作出自己的抉择。因此他一步步滑向奸臣的道路。若是你抛开操守仅从治国的谋略来看,他还是有办法的,不是平庸之人。张居正也是一样,但是张居正担任帝师以后特别是出任首辅的时机,客观地讲比严嵩要好,隆庆皇帝是很宽厚的人,不大整人。最终张居正实现了他富国强兵的理想,使历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万历新政。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张居正的人格可以说是分裂的。首先,在皇帝面前他必须委曲求全,他不能让皇帝发现他的理想与皇帝的想法相抵触,他必须忍耐,有时甚至不惜暂时放弃自己的理想。然而当他回到自己的岗位,面对复杂的国家问题,他又充满鲜活的智慧,灵动的谋略以及钢铁般的意志与强硬的手腕。

    我的《明朝帝王师》里对每个帝师都有一个评价,比如高拱是斗士,徐阶就是狐狸,他在严嵩身边18年,最后把严嵩搞倒,可见他的城府很深。(熊召政)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