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玉
长沙一处炼油窝点从农贸市场收购废弃的猪肺、猪皮、猪肠及猪的下脚料等,经过火炼过滤成“猪油”,然后再销售到市场上。据悉,黑心油大部分流向高校的食堂和学校工地食堂。除了这些流向,其余的黑心猪油分别销往工地、餐饮店及粮油店。(4月28日《潇湘晨报》)
如今,餐桌上那点事让公众时刻提心吊胆,虽然小心翼翼,却依旧不能确保“不中招”。就算不喝“三鹿”,可三氯氰胺从未走远;就算逃过“毒豇豆”,可还是躲不过高残留的农产品;就算无缘“地沟油”,可仍难免遇上“黑心油”。在食品安全面前,谁都不能超然于外。这不是一个“赌人品”的游戏,也不是听天由命的“概率事件”,而是威胁每个人健康的现实隐患。
吊诡的是,长沙的高校食堂居然成了黑心油的主要市场,实在令人痛心。基于市场化分工,“食堂”并非纯粹意义上的“餐馆”,高校食堂首先是为师生服务的后勤机构,其次才是从事交易的餐饮业主。传统意义上的高校食堂并不承担牟利创收的任务,而只是立足于满足师生的基本生活需要。在这种制度下,高校食堂很难产生使用黑心油的逐利冲动。
但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改革,食堂的运作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相当多的高校将食堂经营权转包给物业公司或个体经营者。在这种情况下,食堂的公共属性被极大削弱,市场化属性得以强化。此举在提高食堂效率、增加收益之余,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比如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普遍不足,校方多会对食堂饭菜价格作出限制,经营者的提价空间被极大压缩,要想多赢利唯有压低成本。基于此,黑心油便有了可乘之机。
若要高校食堂杜绝黑心油,绝非铲除几个黑作坊就可以了事。可行的出路并不难觅:一方面,对于食堂转包,校方要合理定价,给承包者留出适当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完善监管的同时,赋予师生否决权,当消费者能决定食堂经营者的去留,黑心油之类想必不会再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