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新闻网 - 热点评论 -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理性解读并应对月度贸易逆差

发布时间:2010-04-16  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3月份出现了2004年5月以来我国首次月度贸易逆差,理所当然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对于全国外贸依存度最高、出口规模最大的广东省而言,这种关注更加强烈。

 可以断定,3月份的月度贸易逆差相当程度上源于以下一系列暂时因素:春节效应导致出口减少;寒冷天气导致能源等进口增多;国内经济过热推高初级产品进口数量,而初级产品国际市场价格又屡创新高;连续实施数年的扩大进口政策推动技术装备和资源进口居高不下,等等。

 就全年而言,尽管未必不会再次出现月度贸易逆差,但今年不至于出现年度贸易逆差。主要原因之一是加工贸易占据了中国出口半壁江山,而加工贸易天然产生顺差。其二,中国可以调控已有局部过热之虞的国内经济(特别是资产市场和相关产业),从而间接减少国内进口需求。

 其三,我国一季度出现月度贸易逆差,重要原因是大宗初级产品进口量价齐涨,如一季度铁矿砂进口1.6亿吨,增长18%,进口均价96.3美元/吨,上涨20.7%……尽管国际市场仍存大宗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压力,但一系列政治经济因素将抑制其继续上涨的幅度,甚至不排除价格稳定或降价。

 在经济方面,初级产品价格最大的抑制因素是极度扩张性的反危机政策正在逐步退出;在政治方面,某些政治因素也有类似作用。比如,目前威胁国际石油市场的最大潜在风险是美国与伊朗可能爆发战争。近几个月来,美军展开了一系列重新部署,从伊拉克撤军进程已启动,在阿富汗却反而增兵,部分重型装备也从伊拉克转入阿富汗,不少人猜测是在为攻打伊朗做准备。然而,美军要取道阿富汗进攻伊朗必须建立稳固的后勤,如果周边国家变局导致驻阿美军补给线被切断,美军还能攻打伊朗吗?从世界角度看,美国进攻伊朗计划流产,就有利于国际大宗初级产品市场稳定。

 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上看,只要我们采取理性应对政策,在可预见的未来(十二五规划期间,2011~2015年),我国也不至于出现货物贸易年度逆差。尽管如此,月度贸易逆差对我们又是一声警示,它表明中国经济仍然存在某些不可忽视的脆弱性,即使在绝大多数人认为可以高枕无忧的国际收支等方面也不例外。国际收支,特别是经常项目收支逆差一向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桎梏,更是引爆其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尽管我们已经连续近20年贸易顺差,外汇储备数以万亿美元计,但只要以美元为核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不彻底更改,发展中国家就时刻面临国际收支风险。

 虽然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升不可避免,这不仅直接削弱了中国出口的价格竞争力,而且会推动一部分出口产业向外转移,因此巨额贸易顺差再也不会一直理所当然了,今后月度贸易逆差完全有可能出现得更加频繁,连续几个月的月度贸易逆差也未必不可想象。

 由于我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72.4亿美元月度贸易逆差不至于威胁我们的国际清偿能力,不至于影响实体经济部门,但会削弱外汇市场上一面倒的人民币升值预期。而由于资产市场泡沫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人民币升值和相应的套利资本内流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遭到削弱,对抑制资产市场泡沫也有正面作用。(梅新育,商务部对外经济贸易研究院研究员)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