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生被挤得手臂脱臼,3名男生从厕所翻窗进入会场……在湖北省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专场招聘会,因为太受求职者热捧,不得不中途取消。(3月21日《武汉晨报》)
据介绍,此次招人的都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口碑好待遇稳定,对学生吸引力很大。原先估计上午会来1000人,哪知来了近五千人。尽管主办方每10分钟放行50人以控制人数,但收效甚微,仅仅是在二楼近800平米的招聘会现场,就聚集了一千多名求职者。
其实,凡是参加过这种招聘会的求职者,对这种拥挤的盛况想必不会陌生,特别是招聘单位形象佳、待遇高的,更是“热火朝天”,几乎每年的求职旺季,招聘会上那黑压压的人群,以及诸如挤坏门窗、求职者被挤伤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据有媒体报道,2007年,在南方某地举行的招聘会上,大门刚一打开,就发生踩踏,其中数十人被踩伤,4人重伤。
这种面对面的招聘方式,曾经一度作为供需见面会的主要方式,并且发挥了主要作用。但实事求是地讲,时至今日,这种动辄就组织成千上万人的招聘会,已经大大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知道,最初的这种供需见面会,是建立在信息尚不发达、求职和招聘渠道单一的基础上,供需双方必须通过实地见面、当场选择的方式来进行。
说句老实话,像这种招聘形式,由于时间有限,场地拥挤,求职者和招聘方恐怕除了递收简历、建立联系方式外,并不能从一场简单的招聘会来实现双向选择,更进一步的诸如笔试、面试、考察等环节,都是必须在招聘会后来完成的。这样拥挤的招聘会模式,其起到的效果,恐怕和在网络上发布招聘信息并无二致。也就是说,这种赶大集的招聘会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了。相反,由于求职人数众多,求职效率低下,导致的人力和物力浪费尚且不说,这种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隐患的招聘会,更是让人忧心忡忡,心惊胆战。
其实,在发达国家,这种拥挤的招聘会现场并不多见。主要原因就是政府和有关组织建立了规范、有序和可靠的就业市场信息及渠道,求职者和招聘方通过这种信息渠道来建立联系,进而实现双向选择。国内之所以动辄组织这种大型的招聘会,除了组织者的政绩考量和利益冲动外,也不乏没有建立规范、有序和可靠的就业市场信息及渠道的原因。
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将有630万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特别是马上到来的求职高峰,有关部门应该未雨绸缪,尽可能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来发布招聘信息,使求职者可以有的放矢,避免都去通过这种“赶集”式的招聘会来应聘和招聘。退一步来讲,即使招聘会必须采用这样的方式,也应该建立预警机制,降低招聘会的安全风险系数。 (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