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日前说,清华、北大在本地区招生和在外地区招生的比例,与世界名校相比是最低的,清华本地招生大约占15%,北大占18%左右,而斯坦福、伯克利等名校受到州的限制,招收50%的本地学生。(3月11日《新闻晨报》)
既然顾校长要攀比斯坦福、伯克利,我们就不妨向校长展示一下,如果清华是斯坦福会怎么样,是伯克利又会怎么样。
如果清华是斯坦福,那么就基本丧失了国家的直接行政拨款,经费要自己解决。当然,国家会给穷困学生奖学金,会给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经费。但是,斯坦福必须录取这些学生,并说服他们来本校就读,才能让他们用手里一部分奖学金来支付学费、成为学校的收入。科研也是如此。斯坦福的教授必须有实力在申请各种基金时击败竞争对手,才能把有关项目的经费拿到本校来进行研究。大概唯一能得到的照顾,就是作为非营利机构的免税待遇。但这种待遇,与其说是国家的优待,不如说是本地社会的优待。比如房地产税,本是本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学之大,如城中之城,一旦不缴税,当地政府就丧失了巨大的收入。所以,一般大学对当地社会都有所歉疚,经常开放自己的设施供当地居民使用,同时招收一定比例的本地学生。
还应该指出,中国的名牌大学,都集中在教育资源最优越的大城市。美国则不同。更有耶鲁这样的学校,所在的纽黑文,一度是美国最穷、最危险的城市之一。有位在当地中学教书的老师告诉我,她班上大部分学生的父亲在监狱里。顾校长显然忘记了,耶鲁招收的本地生比例也很大。但这种大,未必是给富裕地区更多配额,而是为穷困地区扩大机会。
伯克利是州立大学,靠的是州里纳税人的钱运营,对本州学生当然有特别义务,连学费都便宜得多,本州学生比例自然高了。但这种高,并不特别占用国家资源。清华北大是国立的,靠的是全国纳税人的血汗来支持,自然对全国老百姓承担着平等的责任。美国自建国起,杰斐逊等人就要建立全国性大学,目标是让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聚集一堂,创建新的国家认同。可惜这样的计划一直未能实现,除了几所军校外基本没有国立大学。
学习世界一流大学,不能一味地为我所需。教育平等,是美国一流大学的首要使命之一。希望顾校长在学习人家时要做好家庭作业,并反省一下拿了纳税人那么多钱的清华,究竟对中国承担着什么义务。 薛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