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纸老虎:对美外交,中国要说到做到!!
在发表措词严厉的抗议声明后,后续行动没有跟上来,明显后劲不足。这就很容易给美国以中国是“纸老虎”的印象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继去年底以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华政策突然转为强硬,不顾中国多次反对,挑战中国核心国家利益,向台湾出售武器以及公开会见达赖喇嘛,中美关系由此陷入僵局,两军军事交流中断。但与此同时,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尼米兹”号2月17日抵达香港,进行常规补给和休整。这在外界观察人士看来,中美关系始终跳不出“紧张-调整-恢复”的周期性规律。显然,这样的关系周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应该主动打破美国主导的这场“游戏”,那么中国是否拥有足够的实力?是否具有足够的政治意志?具体又该如何出手?
奥巴马政府上任之初,对中国展现的是一副温和的面孔。在人权问题、台湾问题以及西藏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怀柔的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国际舆论一度有“中美国”“两国集团”的声音。但是,不能忽视,在美国的整体战略中,台湾、西藏问题始终都是其遏制中国的砝码,美国历届政府不可能放弃,奥巴马政府同样不会放弃。只是每一任总统的做法有所不同,这跟各自的政治议程和需要相关。
上任之初采取回避策略,这与奥巴马国内政治议程的轻重缓急相关。而此次对台军售以及会见达赖,同样跟他国内政治形势相关联。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的保守派以及民主党内部都有指责奥巴马对华软弱的声音,美国劳工阶层、人权分子等也给了奥巴马政府相当的压力。为了确保11月份参议院中期选举胜利,奥巴马打出了拖延已久的台湾牌、西藏牌,迎合国内舆论以及一些政治势力的喜好。
笔者认为,奥巴马近期在对华关系上的做法,显然是其外交政策的败笔。尽管奥巴马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其国内政治需求,但是让中国为其内政埋单是错误的。因此,中国政府的愤怒可想而知。
但是,中国的反应也并非完美。外界观察人士看来,中国在发表措词严厉的抗议声明后,后续行动没有跟上来,明显后劲不足。这就很容易给美国以中国是“纸老虎”的印象。“敢怒敢言但不敢做”,正是中国对美外交的一个明显软肋。
有观点认为,这是中美实力对比差距造成的。但并不完全对。事实上,中国的实力已经远远足够,中国的“工具箱”里有足够多的“工具”可以拿来使,关键还是政治意志力。对于中国来说,现实的困境是,在美国反复挑战自己核心利益的情况下,中国并没有展现出实质性的、让美国感受到真正威慑的姿态。这在相当程度上促成了当前中美周期性困境。
追溯到根源,造成这种困境还是来自中国在三个层面的判断:一是对自己实力的判断;现在虽然有一定实力反制美国,但并没有运用力量的决心。二是对国际形势的判断;认为目前的国际环境还是在美国的掌控中,如果中国有所动作,就会在外交舆论上陷入被动。三是中国的发展目标;中国希望在本世纪中叶接近美国的发展水平,为了达到这个发展目标,可以忍耐,把现在要做的事情推迟到了今后。
很大程度上,中国的这三种判断约束了自己出手的方式,约束了自己与大国打交道的方式。中国认为,时间是站在自己一边的,不能因对抗动作中断自己实力上升的势头。
中国政府的这种处理方式,可以理解,但在某些问题上,中国还是应该要有所作为,尤其是在面对美国这样的对手时。依笔者看来,在对美较量中,中国社会的参与度、民意的运用明显不够。以往,外交往往由精英阶层掌握,普通老百姓不能参与。但在现代信息社会,这已经不符合现实了。如果不能运用民意,不能发动国家的整体力量,那么就很难在对美较量中取得上风。事实上,奥巴马政府的对华强硬动作很多是以民意为依托,因为他也很担心被国内民意视为外交软弱。(本报记者嘉闻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