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部长隆国强指出,当前中国开放的基本格局是约10年前加入WTO谈判时大体确定的,与目前中国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要求相比,对外开放已经明显滞后,应该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将对外开放推向一个新高度。(中国新闻网2月28日)
我很是赞成隆国强部长的看法。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的真正崛起是关起门实现的,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大国的真正崛起不是依靠内生力量实现的。在中国的发展中,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就好比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偏废不得。但我们需要有勇气承认,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对内开放严重滞后于对外开放。在许多外资能够进入的领域,民营资本却仍面临重重障碍而难以进入;在许多民营资本已经进入的领域,又不得不“被自愿”参与新的“国进民退”。
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远超对内开放的水平,原因很简单,其一是我国已经有了闭关锁国的惨痛教训,其二是发展差距让我们感到了对外开放的迫切性,三是对外开放带来的阶段性巨大发展成为了新的动力。与此相比,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我国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对内开放的国家。加上对内开放效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使得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对对内开放的重视程度都远不及对对外开放的重视程度。就现阶段来说,对内开放的体制性障碍虽然少了许多,但依然是存在的,更重要的问题是“政府始终不能退出集团利益链条,部门利益以及依附于此的集团利益,不愿放弃依靠行政垄断权力来获取巨大收益。”
扩大对内开放,是一个重大而深远的课题,当务之急至少有这样一些方面需要解决,一是要彻底打破垄断,要彻底消除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要让全体公民公平地参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与分配;二是加快现代政府建设的力度,要加快建设公共财政的速度,把财政更多更好地用于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要加快精简、廉洁、高效政府的建设速度,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和公民发展的体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