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新闻网 - 热点评论 -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没收2亿!就该向“伪地王”开刀

发布时间:2010-02-04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马龙生

去年创下北京“双料地王”的顺义后沙峪地块,因开发商大龙公司逾期未签订出让合同,该地块被政府收回。2月1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发布公告,取消大龙公司该地块的竞得资格,对于大龙公司已交纳的2亿元竞买保证金将不予退还。(2月2日 《新京报》)

去年12月20日,北京大龙地产荣登“地王”宝座,第二天其股票即反弹向上,随后走出了近一个月的上升行情。而在今年1月22日,当北京市国土局发布公告,对大龙地产等8家地产商因欠缴地价款、招拍挂成交后未按期签订土地出让合同而暂停拿地后,大龙地产股票当日暴跌,2月2日更是毫无悬念地被打到跌停板上。

近年来,在“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理念的驱使下,政府对开发商约束过于宽松:土地出让金可以拖欠,开发期大多没有限制,地皮又可以抵押给银行取得贷款,贷到款后给建筑商一小部分作预支就可以开工,房子一动工又可以预售楼花,提前回笼资金,然后才考虑归还政府的土地出让金、银行贷款及建筑商的工料款。这样的程式运作使开发商的风险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一些开发商不顾自身实力争当“地王”也就不奇怪了。

随着楼市政策收紧,一些开发商还认为政府可能不会“动真格”,还想冒险赌一把,原因有二:一来“地王”的头衔是最有价值的品牌形象,其昭示的“实力”足以影响公众心理;二来根据以往经验,很多事情都不是“铁板一块”,即使到时拿不出钱,签不了约,动用一下公关手段,争取在立项上修改规划,在时间上通融宽限,结局也未必很糟。再退一步说,就算政府把地收回,往往也无人张扬。当“地王”时风风光光,退地时悄无声息,企业形象没有受损,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确实,以往我们听到的多是对地王的炒作,而“地王”土地被政府收回的消息却少之又少,媒体似乎也对“伪地王”表现得很宽容,极少曝光。笔者以为,这种现象起码有两个漏洞需要引起注意:其一,不全面、不系统的信息,影响了公众对市场、对开发商的判断,助长了高房价预期和市场的泡沫化;其二,媒体对政府收回土地信息不予关注,也少了一份社会监督。但在对待“地王”的问题上,还是政府的态度最为关键。

目前,各地“两会”陆续召开,各级地方政府大多明确表态要采取措施遏制高房价,让房价走向理性的轨道。在各种必要措施之外,及时准确地公布大大小小的“伪地王”,戳破其惯用伎俩,引导公众对市场、对开发商做出理性判断,同样应该受到重视。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