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新闻网 - 热点评论 -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死于张国焘之手的3位军事家

发布时间:2010-01-20  来源:人民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曾中生被撤职,许继慎遭杀害

  张国焘看了飞马送来的《向中央分局的申明书》后十分恼恨,大发雷霆,宣布鸡鸣河会议是红四军中改组派的反党会议,认定“曾中生、许继慎竟到了公开反抗的地步”。

  张国焘当即召集中央分局和军委会紧急联席会议。会议决定,立即在红四军内开展肃反工作,撤销曾中生红四军政治委员职务,由陈昌浩接任红四军政治委员,并派陈昌浩作为中央分局和军委会的全权代表,迅速前往红四军处理许继慎“投敌叛乱”事件。

  陈昌浩在一个警卫连的护卫下,星夜兼程,5天行军700里,于9月13日上午赶到刚刚奉命北返麻埠的红四军军部。

  陈昌浩一脸冷峻地将两份文件递给曾中生:“这是中央分局的命令,还有出席会议的几位常委共同签署的指示信。”

  曾中生看了两份文件,犹如遭电掣雷击,拿文件的手在微微抖动。徐向前从曾中生手上接过文件,迅速一瞧,只见一行毛笔字赫然在目:“曾中生同志调来分局另有任用,红四军政治委员一职由陈昌浩同志接任,希望陈到之时起即行移交不误。”

  经历了短暂而又难堪的沉默,曾中生很快地调整了自己的心绪,语调平和地对陈昌浩说:“我服从分局的决定,马上进行移交。”

  徐向前听到这里,霍地起身跨上一步,紧紧地握住曾中生的手,眼里噙着泪水,却说不出一句话来。曾中生望着徐向前温厚的面容,沉声道:“向前同志,希望你配合好昌浩同志的工作。”

  当日下午,刚刚接任红四军政治委员的陈昌浩就宣布立即逮捕平日跟许继慎关系比较密切的红二十八团团长潘皈佛、副团长丁超等。

  这仅仅是火力侦察。两天后,在商城县余子店,红十二师师长兼皖西军分会主席许继慎、副师长肖方跟红十师师长周维炯一道被陈昌浩下令五花大绑捆了起来。

  这时候,原红四方面军政治委员曾中生完全“靠边站”,军长徐向前只能过问军事,全军的“肃反”大权由陈昌浩紧紧抓在手里。对抓捕许继慎、周维炯等人的事,徐向前一点儿都不知道,事后,这位老成持重难得发火的军长不得不与陈昌浩大吵了一场。

  为了造声势,营造张国焘所设计的“革命的红色恐怖气氛”,张国焘亲自出马,在白崔园的火神庙,主持召开“公审”许继慎等人的大会。被酷刑折磨得遍体鳞伤的许继慎,被两名战士用担架抬进会场的审讯室。张国焘蛮横地拒绝许继慎的申辩,“公审”之后,便残忍地将许继慎秘密处死。

  同时遇害的还有红十师师长周维炯。

  1931年10上旬,张国焘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斗争曾中生,一口咬定曾中生在鸡鸣河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是“动摇党在红军中的威信”、“反抗中央分局”、“纵容反革命分子活动”,将其调离部队考察。

  张国焘对曾中生的处理意见,得到以王明为首的“左”倾中央的支持。

  1931年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

  12月,红四方面军取得了黄安战役胜利,黄安独立团被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独立师。在广大指战员的强烈要求下,张国焘派曾中生出任独立师师长。鉴于这支部队是地方上农民武装扩编起来的,新兵多,训练差,缺少武器,曾中生到职后全力抓部队的训练。在他的领导下,这支部队战斗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多次成功地配合主力红军作战。1932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围剿”。由汉口北上的敌军第八十九师,乘红军主力围攻麻城的机会,侵入黄安高桥地区。曾中生指挥刚刚组建的独立师奋起迎战,战士们勇敢冲锋,大显身手,打得敌人狼狈逃窜,溃不成军。

  1932年10月初,红四方面军主力经英山、罗田再次西进。曾中生亲率两个团,在永家河与敌人搏斗,打垮了数倍敌人的进攻,在此战中,他臂部中弹受伤,医治未愈,便重返战场。

  张国焘放弃鄂豫皖,曾中生重建川陕

  1932年10月,由于张国焘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敌人乘机大举进攻,使皖西根据地丧失了六分之五。此时,张国焘被气势汹汹的敌人所吓倒,由“左”倾冒险变为右倾惧敌,完全失去了粉碎敌人“围剿”的信心,率领红四方面军漫无目的向西退却。

  1932年12月10日,在小河口举行的红四方面军师以上干部会上,曾中生从党的事业着想,毫不畏惧地对张国焘放弃鄂豫皖根据地,实行无目的无计划的退却的错误以及军阀主义、毫无民主的家长式领导作风,义正词严地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张国焘见自己处境孤立,为了缓和大家对他的不满情绪,耍两面派手法,表面上接受大家的意见,还宣布成立前敌委员会,以示加强集体领导,委任曾中生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而背地里,张国焘却一直耿耿于怀,下决心要伺机除掉曾中生等人。

  1932年12月下旬,红四方面军出敌不意,迅速解放了通江、南江、巴江,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2月29日,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成立,邝继勋任主席。1933年2月7日,在通江召开了中共川陕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川陕省委,曾中生当选为省委负责人。这段时间,曾中生积极地致力于根据地的政权建设,领导根据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

  1933年2月中旬,蒋介石调集38个团近6万人的兵力,分左、中、右三路,围攻通南巴革命根据地,企图乘红军立足未稳之际,一举加以歼灭。为了粉碎敌人的“三路围攻”,曾中生积极协助总指挥徐向前分析敌情,制定作战方案。在具有决定意义的空山坝战斗中,红军采取迂回包围的战术,将孤军深入之敌分割包围于空山坝以南的余家湾、柳林坝地区。经三昼夜激战,全歼敌军7个团,击溃6个团,毙伤敌旅长以下官兵近5000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在这一大捷中,曾中生功不可没。

  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南江县木门镇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将红四方面军原有的4个师扩编为4个军,共4万余人。

  7月初,曾中生总结实战经验,写了《与川军作战要求》一文,仔细地分析了四川地区大小军阀的情况。文章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每一节的开头都是四字一句的形象生动的口诀。例如,叙述川军情况时写道:“编制甚老,兵器不好,系统混乱,战斗力小……爬山倒凶,收买冲锋,一气虽勇,再则无功;小奸小诈,不为不高,但不持久,且怕包抄。”关于红军的作战要诀,则概括为:“红军作战,群众力量,处处配合,声望大壮。”“乘敌矛盾,利敌冲突,各个击破,此为上着。”“敌情不明,不可妄图,敌情既明,先发制人。”“主力迂回,包抄背后,歼敌之效,此为最高”。文章笔墨虽不多,但却从本质上揭露了川军的弱点,并概括出红军能够战胜敌人的优势,读起来琅琅上口,颇受基层官兵喜爱。

  10月下旬,川东游击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宣汉的南坝场、普光寺,川东游击军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到此为止,红四方面军辖有的5个军,很快发展到8万余人,在巴中市周围的12个县建立了红色政权,川陕革命根据地进入了全盛时期。这些成就,无一不凝聚着曾中生的心血!

(作者:孟半戎  责任编辑:李斌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