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新闻网 - 热点评论 -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死于张国焘之手的3位军事家

发布时间:2010-01-20  来源:人民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中共中央军委确定的共和国36位军事家当中,有3位军事家既不是牺牲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也不是壮烈地倒在敌人的刑场上,而是被“左”倾路线的推行者———“自己人”所杀害。这3位军事家是曾中生、许继慎、段德昌,其中,曾中生、许继慎都是先后为张国焘所杀害。

  今年是曾中生诞辰11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这位杰出而又不幸的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

  曾中生掌舵,鄂豫皖鼎盛

  曾中生,原名曾钟圣,1900年6月生于湖南省资兴县一个破落地主家庭。

  1922年,曾中生中学毕业后立志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自认为武力可以救国,便参加了沈鸿英的部队。由于他精明能干,有胆有识,不久,被提升为参谋。

  在沈鸿英部,曾中生虽然深得赏识,但他渐渐认识到靠军阀的队伍救民于水火显然是不可能的,便毅然离开沈部,去寻求新的救国之路。

  1924年秋,曾中生千里迢迢步行来到当时革命运动的中心———广州,1925年,他报考了黄埔军校,半年后转入第四期政治科大队第二队学习,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曾中生被派到第八军唐生智部任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组织科长。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曾中生奉党中央之命去上海坚持地下斗争。同年9月,被党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5月,曾中生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冬回国。回国后,曾中生在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央军委机关工作,有机会看到毛泽东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其他一些重要文件、报告,对毛泽东关于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的理论有了初步认识。

  1930年4月,曾中生被党派到南京市委先做组织工作,后任市委书记。因党组织遭到敌人空前的大破坏,曾中生被列为要犯而遭四处搜捕,在南京难以立足,便被党中央调往上海中央机关工作。

  1930年,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后,曾中生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被派往鄂豫皖根据地,对根据地党、政、军实施全权领导。

  这时,由许继慎任军长、徐向前任副军长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尚不知道立三路线已被废止,还一个劲地由北向南进军,去攻打武汉外围之敌,以牵制敌对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

  曾中生认为,目前红一军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根据地和冲破敌人“围剿”,而不是远离根据地到武汉与敌作战,便派人去通知远在数百里之外的许继慎,要他率部回师北上,军、师级领导人到七里坪参加临时特委扩大会,听他传达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

  由于敌情突然变化,形势危急,根本无法举行原定的扩大会议,曾中生当机立断,派专人火速前往红一军,传达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停止组织全国总起义和进攻中心城市的决定,要红一军回师到商南地区与独立师会合,然后东进,恢复皖西根据地。

  1931年1月上旬,红一军奉命返回福田河与红十五军在商南长竹园会师,曾中生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命令,将两个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邝继勋任军长,余笃山任政委,徐向前任参谋长,曹大骏任政治部主任。全军共12500余人,下辖红十、红十一两个师,蔡申熙任第十师师长,许继慎任第十一师师长、红四军前委委员。

  早在1930年年底,蒋介石就确定了《豫鄂皖三省连界“剿匪”大纲》。这时,蒋介石调 集了近10万人的兵力,向鄂豫皖根据地推进,对红四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围剿”。

  1931年3月4日,敌第三十四师师长岳维峻率部自孝感出发,8日抵达双桥镇,孤军深入,贪功冒进。曾中生决定吃掉该敌,他命许继慎的红十一师和蔡申熙的红十师,协同作战,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对进驻双桥镇的岳维峻师实施突然奔袭,四面猛攻。

  许继慎亲率红十一师主力首先楔入双桥镇,直捣敌人指挥中枢,敌顿时阵脚大乱。岳维峻率部向南逃窜,被红十师截击于澴水西岸,激战7个小时,敌第三十四师全部被歼,俘敌师长岳维峻以下官兵5000余人。

  曾中生领导和指挥鄂豫皖苏区军民胜利地打破了敌人第一次“围剿”,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主持召开了中共鄂豫皖临时特委扩大会议,中共鄂豫皖特委和军事委员会在会上正式宣告成立,曾中生被推选为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和军委主席。

  曾中生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加强鄂豫皖边特委和军委工作,在取得反“围剿”胜利的同时,加快根据地建设。短短几个月就创建了西起京汉线,东临沛河,南达黄陂、罗田北边,北至潢川、固始南部,东西长约300多里、南北宽约150余里,包括黄安、黄陂等25个县的全部或一部在内,拥有人口250万的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苏区。

  毫无疑问,鄂豫皖根据地这一时期所取得的这些成就,与曾中生的努力分不开。红四军军长邝继勋在1931年4月15日给党中央的报告中,充分肯定了特委和军委的革命业绩,特别提到“中生同志在此,实际工作的确有大踏步的进展”,给曾中生以很高的评价。

  张国焘取代曾中生,王明路线统治鄂豫皖

  1931年1月7日,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直接干预下,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不是中央委员的王明进入政治局,取得了党中央的实际领导权,极力推行“左”倾冒险主义。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国焘以中央全权代表身份被派到鄂豫皖根据地,其任务是按照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改造苏区的党和红军。

  3月上旬,张国焘在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护送下进入鄂豫皖根据地的光山县,会合了先于他一个多月到达皖西的另外两名中央代表———沈泽民和陈昌浩。

  5月12日,张国焘在新集(河南新县)召开中共鄂豫皖特委会议,宣布改组领导机构,撤销中共鄂豫皖特委,成立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新的军事委员会,由他担任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曾中生任红四军政治委员。

  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的成立,标志着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开始统治鄂豫皖苏区。为了使红军和根据地实现“彻底转变”,张国焘极力推行“左”倾的“新政策”。

  6月28日,张国焘在新集主持召开了中央分局扩大会议,全盘否定在他走马上任之前鄂豫皖党和红军所取得的工作成就,无耻地吹嘘,只有他领导的“中央分局执行四中全会的路线,才使当地的工作又有了一个根本的转变”,提出当前主要任务是开展反对所谓“立三路线残余”、“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尤其是反对实际工作中的机会主义”、“反对调和路线及党内和平倾向”。

  批判坚持正确意见的红十二师师长兼鄂豫皖军委会皖西分会主席的许继慎,是这次会议的重要一幕。

  张国焘对许继慎采取突然袭击,片面夸大许继慎的某些缺点,无限上纲,甚至捕风捉影,歪曲事实,搞人身攻击,指责许继慎“在多方面保持军阀、土匪的习气”。

  张国焘为打击和排除异己,强化自己,在集中火力批判许继慎的同时,又煽动一些人斗争曾中生,指责曾中生对许继慎的错误“难逃纵容之责”,将斗争矛头直指曾中生。

  对于张国焘的无理指责,曾中生用大量事实予以驳斥。张国焘恼羞成怒,利用职权,发起对曾中生的围攻。最后,给曾中生扣上一顶“反对四中全会”的帽子,逼他做检查,交待问题。

  张国焘实行“左”倾冒险,曾中生竭力抵制

  1931年7月上旬,在河南商城县余家集,张国焘主持召开军委扩大会议,讨论红四军向外进攻的方向和兵力使用问题。

  张国焘在讲了一通国内外时局和鄂豫皖苏区面临的形势之后,语气陡然升高:“现在江西中央苏区正反第三次‘围剿’,我们要把支援他们当作一项政治任务,用进攻和威胁大城市,以减轻他们的压力。所以,我决定红四军在一个月内打下英山,然后出潜山、太湖,进入安庆。打下安庆后再继续东进,围困、威逼南京,抄蒋介石的老窝!”

  张国焘这一番不切实际的高论,引发了又一次激烈的争论。

  红四军政治委员曾中生首先发表了反对意见,认为对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的支援,不在于攻打中心城市,而主要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巩固和扩大根据地以牵制敌人。

  紧接着,许继慎站了起来,粗门大嗓道:“张主席,我觉得你刚才讲的作战计划跟立三路线攻打中心城市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照你那样去做,四军必然要吃亏。根据敌人兵力分布和我军后勤供应情况,我完全同意中生同志关于红军主力南下的意见。先打英山,收复蕲(春)、黄(梅)、广(济)地区,扩大苏区,使红军向南推进,这样可以达到威胁长江,策应江西的目的。请张主席考虑考虑我们的意见。”

  张国焘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无情的挑战,他瞥了一眼曾中生、许继慎,恶狠狠地反问了一句让人很费解的话:“考虑什么?嗯?考虑我们揭开了立三路线的面具,而来一个实际工作中的机会主义是吗?”

  红四军军长徐向前知道张国焘已一槌定音了,为了他那神圣的尊严,他绝不会收回“代表党”所发出的命令的。看到曾中生、许继慎脸呈不服之色,怕他们跟张国焘顶撞起来要吃大亏,便站起来打圆场道:“就按张主席的指示办,四军一定完成任务!”

(作者:孟半戎  责任编辑:李斌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