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给英雄贴"80后""90后"标签 英雄何必分年代
面对不断涌现的大学生见义勇为,高校思想教育专家提出——
几天前,浙江工业大学天津籍大三学生杨济源与同学一起在校门口抓小偷,不幸被歹徒用刀刺中,献出了年仅22岁的生命。连日来,从相关的高校网络论坛到媒体的评述,再到社会各界对烈士的褒扬,字里行间无不在促使人们思索: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涌现的舍生取义精神,根源到底在哪里?
见义勇为甘献身
2005年10月1日,重庆科技学院21岁大学生李恒太,为救一名落入长江的8岁男孩,被湍急的江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2006年11月26日,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二年级学生汪洋,在帮助同学抓小偷过程中被歹徒刺中心脏而光荣牺牲;仅仅两个多月前的2009年10月24日,湖北长江大学的15名同学在长江边为救两名落水儿童搭起了人梯,儿童得救了,但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却英勇献身……近年来,全国相继涌现了多位舍己救人英勇捐躯的在校大学生。在英雄的称号前,他们又被习惯性地冠以“80后”“90后”的字样。
英雄何必分年代
然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大学教授胡申生却提出,把大学生英雄人物人为地贴上年代的标签,不准确、不正确,更不公平,因为每个年代的群体都会存在长处与不足,而不能简单地把“50后”固定为思想纯洁,把“80后”看作自私冷漠、养尊处优,这都是十分片面的。比如,在志愿者活动、慈善事业等方面,当代青少年所体现出的主动性和活力,明显比他们的父辈年轻时要强很多。
一代更比一代强
听着流行歌、吃着洋快餐、热衷网络语言的青少年,在危急关头却敢于挺身而出,舍身忘我。刚刚撰写完成了“中国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的上海市教委研究专家王厥轩教授说,与他们的父辈不同的是,当代的青年学生在思想深处更爱憎分明,而且敢爱敢恨,敢说敢做,路见不平勇于伸出援手,这说明中小学乃至全社会对青少年持之以恒的德育教育起到了实效。胡申生也表示,青年学生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生活条件优越、头脑活络、见识广泛,但从抗震救灾到日常的见义勇为,他们也很好地传承了人类共同的美好精神,因此完全有理由说,中华民族的后代一代更比一代强。
责任使命勇担当
毕业后或许工作难找,甚至还可能成为“蚁族”,但大学生肩负的使命感与正义感不能缺失。这是网民们在追思杨济源同学时的表白。特别是对如今人们争相传扬的杨济源留下的“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是不可以没责任感”这句名言,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学工部部长解超说,当今的世界各国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也正处于发展最迅猛的历史时期,这样的时代背景反而更容易促使青年学生提升民族责任感,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心反而会比前辈更强,尽管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各种困惑和矛盾,但他们仍勇敢地承担起了作为民族复兴生力军的使命,这恰恰是中国兴旺之不竭动力。(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