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历来是讲政绩,所谓政声、口碑。作为地方官,为官一任,是造福一方,还是祸害一方,是善政抚民,庸政扰民,还是恶政害民,表现各异,但对当地百姓,却是身家性命所系。
在漫如长夜的专制社会中,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之类的典型,可谓俯拾皆是,但是历史能够前进到今日,总有一些光明的事件与人物,虽然缓慢然而不断地在推动着历史。
偶翻史书,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有这样一则故事: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子产这个人物,历史上很有名,在《古文观止》中,有关他的文章就有五篇。春秋人物中,我们往往推崇楚大夫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然而,从历史作用看,屈原只是一个政治上郁郁不得志,行吟泽畔、投水汨罗的悲剧人物。倒是子产由于其历史胸襟与政治眼界,以其实际的执政行为,鼓励民众议政,反对压制言论,创造了一个更具典型性的政治形象。
郑国民众到乡校聚会,议论执政者的施政措施。郑国大夫然明显然将此与“非法集会”或“不稳定因素”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才建议主持国政的子产把乡校毁掉。子产认为,人们聚在乡校,只不过议论一下施政的好坏,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们赞成的,我们就推行;他们反对的,我们就改正。为什么要毁掉它呢?他认为,只有尽力做好事才能减少民怨,从未听说依仗权势能够防止民怨的。
子产所讲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的这些话很经典,与党的执政要看“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的要求,竟然毫无二致。人们一般认为,比子产稍晚一些的孔子,向来是倾向于维护统治秩序,主张等级森严的,但他听说子产的举措后,也不禁赞道:“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所谓善政,首先应当畅达民议,体察民情,顺应民心,遵从民意。这样做,虽然还不是民主政治,倘非如此,如果无视民瘼,压制民议,背离民心,一当民怨沸腾,民变蜂起,就极难收拾。然而,“善政”与否,并不取决于执政者自己的标榜与宣传,只能取决于域内民众亲历身受的体会与经验。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正因为有子产这样的国家领导人,才能在晋楚两强的夹缝之中,在群雄逐鹿的动乱年代,保持了数十年稳定而无虞。
1300多年后,唐代思想家、文学家韩愈仍然对子产先生这份“政治遗产”予以高度重视,他还专门写下《子产不毁乡校颂》,其中有云:“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他认为,如同江河不可壅堵,言论也是不可禁止的。禁止言论,必然导致“下塞上聋”,最终危及的是国家政权。他以周王朝的兴衰为鉴戒,惋惜子产的执政方式只施之于郑之一国,赞赏他的执政理念与执政措施,“诚率是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
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值得提倡,从古老的中华文化中也不妨吸取精华,比如,子产的善政即具很强的现实意义。(安立志 原题:子产的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