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新闻网 - 热点评论 -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再议群众为何不领情

发布时间:2009-12-24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王甘武

不久前,济南市槐荫区启动迎接十一届全运会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千名干部每逢周六上街捡拾垃圾、清理野广告。而群众对这一行动却并非一致赞赏,各种各样的说法让当地干部很 委屈——做好事难道还错了?

有媒体评论认为,群众不领情是一些干部“大张旗鼓做宣传”、“轰轰烈烈走过场”伤透了群众的心。只要把星期六义务劳动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认同。文章还举出1919年列宁肯定倡导“星期六义务劳动”的例子。

笔者乃一介草民,正宗的群众一员。想就此话题和读者谈谈我个人的不同看法,供大家讨论指正。

群众对干部星期六义务劳动不领情,的确有以前作秀伤透群众心的原因。但更要看到,在有关劳动的法律规定日臻完善,公民劳动和休息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的今天,占用法定休息时间开展义务劳动已经不是哪个领导可以随便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了。当年列宁高度赞赏的“星期六义务劳动”,是在苏维埃政权面临反动势力武装进攻的特定环境下,群众为保卫新生政权而自发的奉献。时过境迁,再拿90年前的例子做论据,难免有刻舟求剑的嫌疑。受到群众质疑,也就不难理解了。

良好的卫生环境,除了市政建设加大投入,环卫部门尽职尽责外,也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维护。机关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作出爱护、维护城市环境的表率举动,自然也有积极意义。但如果把这种做法当作创造城市优美环境的主要措施,甚至当作义务固定下来,那就会主次不分,偏离正确的方向。这样的做法会因为缺乏合理性而难以长久坚持,虎头蛇尾的结局早已注定。

依法治国的时代,依法维权的社会,其实和追求道德、倡导奉献并不矛盾。2008年中国志愿者的辛勤汗水,让汶川地震灾区充满着震撼与感动,让北京奥运赛场内外洋溢着热情与温馨。发自内心,源自真诚的奉献精神,给我们的社会源源注入爱的活力。这样的付出与奉献,群众怎会不理解?

反观各地机关干部走上街头搞卫生、搞服务,形式上虽然轰轰烈烈,报纸上有字,电视里有影,可群众不领情。原因就在于这样做成了改善机关形象的权宜之计。群众意见集中的机关官僚主义作风问题,公款消费浪费问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并不会因为干部走上街头活动的频繁,义务劳动时间的延长而有多少质的变化。对照之下,群众得出作秀的结论,表达不领情的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机关干部要得到群众的理解和肯定,归根结底还要靠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要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和群众提供周到便捷的管理服务和公共服务。这是工作的重点难点所在,也是当务之急,有大量相关工作需要做实做细。放着这些事不做或少做,而去搞那些“大场面”、“大行动”,你让群众怎么想,怎么看?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道德的建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面临新的制度环境、心理环境。要让群众领情满意,需要有新的认识,新的举措。一味脱离现实唱高调,不光工作没实效,群众不领情,恐怕还会弄出意见,适得其反。(王甘武)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