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 - 新闻中心 - 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别让“红色经典”变了味

发布时间:2009-12-16 09:49  来源:新华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小兵张嘎》到《铁道游击队》,从《永不消逝的电波》到《闪闪的红星》,那些伴随新中国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革命题材电影,如今成了“红色经典”。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编、翻拍“红色经典”成为影视剧艺术生产领域的一股潮流。这一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转型时期的中国多元话语意义相互影响的 结果。也有人认为改编“红色经典”之所以成“风”,是因为改编者发现了“红色经典”原本被掩盖的商业价值。因为“红色经典”都弘扬集体英雄主义,且本身是排斥商业话语的,而改编者的辩证法却认为从集体英雄主义中,可以挖掘出个人英雄主义,从“高大全”式的人物中,可以挖掘英雄多重性格的一面;从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中,可以挖掘出七情六欲。所以改编“红色经典”有卖点,有市场。

因此,“红色经典”经过如此这般的改编,“误读原著、误导观众、误解市场”问题也随之产生。一些“红色经典”开始“变色”、“变味”:革命故事与英雄事迹被大众消费文化的写手所改写,成为政治话语、革命话语与商业时尚话语的奇特结合物。在一部分人看来,“红色经典”不过是包装过的特种大众消费文化快餐而已,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原著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如今,不少“红色经典”改编之作不成功,除了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创作者心态浮躁之外,受西方文艺思潮影响出现的文艺思想混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改编者想当然地认为“红色经典”都是公式化、概念化的,因而“理直气壮”地对作品进行所谓的“修正与补充”,而不惜与这些作品诞生时社会大多数人的审美愿望唱反调。须知,这些红色经典是一个时代人们的理想追求、青春愿望,浸透了当时人们深厚的感情,要颠覆这些东西,自然与历史真实和生活真实不符。有些翻拍作品,一味为了收视率等所谓市场需求,而对原著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胡改乱编,想当然地杜撰所谓人性内容,随意增添爱情“佐料”,淡化甚至消解原作的精神立场,以达到纯粹消遣、娱乐,迎合市场的目的。如此这般翻拍的所谓“红色经典”已经变色、变味,自然要受到社会舆论和广大观众的抨击。

毋庸置疑,站在今天的历史角度,重新观照过往的“经典”,不失为成功的艺术之路。这些年对“红色经典”的改编,也不乏成功之作。这种改编不仅在内容上丰富了原作,还为传统的阶级叙事添加更多的人性叙事或文化叙事,通过叙事角度的改变,使原作的意义得到转移和深化。比如根据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青春之歌》,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电视剧《冰山上的来客》等,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2000年根据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很好地融汇了建构式改编的各种要素,成为名著改编的佳作,既得到了来自各方很好的口碑,又赢得了好的收视率。

“红色经典”是中国社会生活中一种独特的文艺现象,它包含了太多历史的记忆,也包含着一个民族视为至宝的精神财富。重拍“红色经典”是对红色原著的激活和重建,有利于新的历史背景下红色原著的传播,并对当下的意识形态格局、民众精神图谱和文化艺术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正如一些学者强调的,“改编者有责任尊重这种记忆”,在精神意义上保存经典的原汁原味。“红色经典”的改编应该在充分吸收原著精髓和美学内涵的基础上有所取舍、有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艺术创新和商业利润的双赢,“红色经典”才能真正“红”起来!(马忠)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