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一两元附加费是以司机收入为名,拿乘客利益开刀,变相涨价,再次暴露了有关部门缺乏改革出租车管理体制和价格机制的魄力和勇气。而改革的滞后正是出租车运营领域各种矛盾的根源所在
近来,北京、重庆等地陆续开始对出租车乘客加收一元、两元不等的燃油附加费, 以缓解油价上涨对出租车司机收入造成的冲击。一两元钱不多,但在公众中引发的争议与矛盾却不少。
周六,我在家附近一个红绿灯前被堵了半个小时过不去,同车的朋友下车“巡视”发现,路边两辆出租车的司机与乘客发生争吵,迟迟结不了账,造成后车拥堵。从争吵声中得知,乘客不愿多交一元的燃油附加费,认为收得不合理。司机执意不肯免,称乘客耍赖。双方甚至言称要就此对簿公堂。
周日,我照例带孩子去离家两公里左右的一家大超市购物。我们通常走着去、打车回。以前,总有不少出租车在超市门前“趴活儿”,十块钱到家很方便。这次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没车,终于打到车,司机师傅的解释让我茅塞顿开:因为起步价10块钱的里程之内不收一元附加费,而多数从超市出来的人车程超不过起步价。现在五六公里的活儿最划算,自然没司机在超市门口“趴着”。这就难怪出租车又开始挑肥拣瘦。
因为一两元钱给百姓出行带来如此不便,我们禁不住要问:为什么每次油价上涨都要百姓买单?每月高达四五千元的出租车份儿钱为何不能降一降?相关的管理费用就不能节约一点儿?
表面上看,加收附加费是在关注司机收入,体现对司机的民生关怀,本无可厚非。但从客源这个根本上看,实际上减少了他们的收入来源,类似于竭泽而渔。重庆在加收两元附加费后,空载率上升了约30%,就表明乘客和司机同样看重这一两元。以司机收入为名,拿乘客利益开刀,变相涨价,不仅不厚道,也再次暴露了有关部门缺乏改革出租车管理体制和价格机制的魄力和勇气,而改革的滞后正是出租车运营领域各种矛盾的根源所在。
一直以来,出租车管理公司在整个出租车管理体制中似乎成了一个不能碰的“堡垒”,不论油价上涨,还是出租车司机要求提高待遇,抑或百姓遭遇拒载等,都难见管理公司出面承担责任并采取相应的举措加以解决,就更别说降低份儿钱了。管理公司无论什么情况都旱涝保收,稳坐钓鱼台。相对于公司,司机处于弱势地位,只能在承运市场找辙弥补,于是拒载、调表、欺负外地人等现象屡见不鲜,而让乘客利益受损的根源是不尽合理的高额份儿钱。
当然,经常打车的人不是低收入者,不少人还是白领,甚至中产阶层,他们不会因为一两元钱而捉襟见肘。但这不等于说他们的利益不需要保护。事实上,正是这部分人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只有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成为中产阶层,并切实保护这部分人的合法权益,才能推进橄榄形收入结构的形成,从而推动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我们期盼,有关部门能真正从关注民生的角度,碰一碰出租车管理体制和价格机制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破除这个领域的垄断,让更多的企业参与竞争,给出合理的出租车价格,提高出租车管理水平,彻底解决出租车承运市场的本质问题,促其健康发展。(富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