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 - 新闻中心 - 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切换图片

期待迪士尼靓丽转身

发布时间:2009-11-09 10:35  来源:人民网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作为美国文化象征的迪士尼乐园,能否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开花?这将是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

  迪士尼的成功首先在于其文化模式。1955年,沃尔特·迪士尼在加利福尼亚州创办了第一座迪士尼乐园,之后又在奥兰多建立了迪士尼世界,接着又有了迪士尼的“海外版”——东京、巴黎和香港的迪士尼乐园。现代迪士尼用高科技手段,将最通俗的动画形象打造成了魔幻般的神奇故事,展示了美国文化的魅力。

  在迪士尼乐园,孩子们感受到的是欢乐、幸福和历险带来的刺激,大人们感受到的则是温馨、友爱和重返孩童时代的暖意。每一个年龄段的人似乎都能在这里找到他们内心深处的美丽记忆。

  迪士尼不仅有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更有着几乎所有传统美国乡镇都有的中央大街,还有大街上优雅的老式马车和古色古香的店铺。美国迪士尼乐园的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将通俗文化与商业消费文化、怀旧文化与创新文化成功地结合在了一起。

  美国迪士尼乐园最早的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营造出了一种怀旧的气氛。沃尔特·迪士尼曾在1959年写过一篇文章,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世纪之交,我们老家的小镇和小镇中和睦相处的生活,给我们当中的许多人留下了温馨的回忆。对我来说,这个时代代表着美国遗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才会竭尽全力去重新塑造中央大街在那些年月里的风貌。”

  这恐怕也是迪士尼乐园在全球复制后遇到的一些问题所在。迪士尼文化走出美国,逐渐地减少了怀旧感,更多地具有了美国通俗文化和商业化的色彩,甚至被一些学者称为多了一些文化的“霸气”和商业的“俗气”。尤其是对欧洲的一些文化人来说,他们更是很难接受迪士尼文化。而对于那些对美国通俗文化不那么熟悉的人来说,其吸引力显然也会很差。由此而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迪士尼乐园的本土化。

  很多去过巴黎迪士尼乐园的中国人大概都会有相同的感受,觉得迪士尼讲述的“故事”很难懂,有一种隔阂感。因此,去巴黎迪士尼乐园一游也一直未能成为中国游客逛巴黎的主打项目。而一些去过香港迪士尼乐园的大陆孩子,也觉得米老鼠之类的卡通形象并不特别具有亲和力。

  记得美国一位对中国市场颇有研究的商业人士在谈到迪士尼乐园的“大陆版”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开发中国市场时,最需要避免的就是做“美国梦”,“做梦可以,做美国梦不行。还没有哪种产品仅凭其美国特色就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

  “只要是美国的就一定能成功”的时代其实早已过去,如今连最能体现美国文化的肯德基连锁店,约85%的食品都是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的。迪士尼乐园要想在上海成功地显示出它的魅力,恐怕还要看它能不能实现本地化的靓丽转身。

  (作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

(作者:丁刚  责任编辑:李斌
 

金山论坛】 【返回新闻中心】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