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总是随着祖国的脉搏一起跳动。”这是印尼归国华侨古宣辉的一句肺腑之言。人民共和国的点点变化与滴滴进步,无不牵动着海外华侨华人的心。
是啊,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改革开放取得的非凡成就、中国社会事业及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进展,无不凝结着海内外侨界的心血。60年,是几千万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为祖国和家乡做出贡献、建立功勋的60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前夕,我们和中国侨联共同推出这组报道,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组织专家撰文,记述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的历史功勋,激励当代人继承华侨的爱国传统,发扬他们的爱国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共同努力。
钱学森携家眷回国(资料照片)
钱学森
1955年初秋的一天,侨居美国的著名工程物理学家钱学森携妻子蒋英和两个孩子从旧金山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回中国。抵达香港后,他们受到来自祖国的科学家们的热烈欢迎。随即搭乘火车转往内地,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
谁能知道,为了实现回国的愿望,这位世界闻名的导弹专家曾经历了5年多的磨难。
钱学森是上海人,1929年毕业于北京师大附中,后进上海交大学习,1934年考取清华大学第二届公费留学生并于第二年夏天赴美留学。此后,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由于在空气动力学和超音速飞行方面的卓越成就,36岁时便已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其间,他曾随美国空军顾问团去考察纳粹德国的导弹技术,被美国空军授予上校军衔。钱学森在国外事业有成,生活优裕。然而,大洋彼岸祖国的风云变幻,却时时牵动着他的赤子之心。
1949年10月6日,钱学森夫妇和十几名中国留美学生在加州理工学院附近的一个街心公园共度中秋佳节,他们兴奋地谈起新中国成立的特大喜讯,商议着如何早日回国服务。第二年夏末,钱学森将行李以及800公斤重的书籍、笔记本装上即将开往香港的美国“威尔逊总统号”海轮,随即准备全家乘坐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飞机回国。然而此时,美国已掀起麦卡锡主义的反共浪潮,钱学森被无端地怀疑为共产党。根据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的指示,美国海关非法扣留了钱学森的行李和书籍,移民局通知他不得离境。美国一位海军次长甚至咆哮道:“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到中国!”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极具军事价值的世界一流火箭专家回到“红色”的新中国。9月9日,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了钱学森,把他关押在特米那岛上的拘留所进行残酷地折磨。后来,由于钱学森的抗议和美国友人的帮助,移民局不得不将其释放,但仍然对他进行监视。
美国当局的蛮横阻挡并没有锁住钱学森的归国之心,他和夫人蒋英继续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抗争。
回到加州理工学院后,钱学森便潜心进行工程控制论的研究,1954年在美国公开出版了30余万字的英文《工程控制论》。钱学森之所以进行这项研究,一方面是以此显示中国人在工程技术上的才华,另一方面则是要让美国当局看到他已经改变了原来致力喷气推进的研究方向,消除他们不让回中国的借口。夫人蒋英是一位在中国出生、曾到德国留学的歌唱家,她十分理解丈夫的处境和心情。那时候,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员经常闯入钱学森的办公室和住地。为了防止意外,她不惜荒废了自己的专业,毅然留在家中操持家务,以便照料丈夫和孩子。在那艰难的岁月里,钱学森总是在家里摆好3只轻便的箱子,以便随时可以动身回国。
1955年6月,钱学森摆脱特务的监视,在一封写在小香烟纸上寄给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夹带了一封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恳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帮助他回国。信件很快转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手上。1955年8月1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商谈。中国方面以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的条件并亮出钱学森来信要求协助回国这一铁证,要求美国方面不再阻挠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回国。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美国移民当局最终不得不同意放行钱学森。
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钱学森也因此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导弹之父”。(黄小坚) |